把一杯污水变成一杯清水,魔术师或许用障眼法可以做到。但要把化工厂排放的大量浑浊不堪、色泽深沉的有毒废水变成无害清水,并从中回收有用物质、变废为宝,恐怕世界上最高明的魔术师也无能为力。
南大金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团队,不但解决了这一难题,而且从废水中淘出了“金子”,为公司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法宝”。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有机中间体生产中心由欧美转向中国和印度,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精细化工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化工行业每年产生废水上百亿吨,其中农药、染料、医药及其中间体的生产废水因含有多种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毒性大、难以生物降解,成为世界公认的治理难题。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张全兴以敏锐的眼光和过人的胆识将大孔树脂的研究及应用率先引入环境工程领域,“树脂吸附”技术的出现,对有毒有机废水的治理意义重大,它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无二次污染、能有效实现废物资源化。张全兴形象地比喻说:“为治理污染,原来公司往废水里扔钱,现在是要帮他们从废水里捞钱。”
但是张全兴也发现,仅有科研人员的技术还不行,大量的环保公司缺乏技术支撑和创新能力,无法为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买单”。目前,我国环保公司22000余家,除南大金山外,至今没有一家规模较大公司或研究单位专业从事有机毒物控制与资源化技术研究。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2年,张全兴以他的核心技术为支撑发起成立了江苏南大戈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又与江苏金山环保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整合,组建了江苏南大金山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最早抱着试试看态度的单位是南京某化工厂和扬州某集团。“扬州某集团用了我们四套装置,不仅能使废水中的有毒成分达到国家标准,而且能提炼出有价值的原材料。”南大金山环保公司副总经理陈标说,这样,公司不仅环保问题解决了,而且还能创造上千万的价值。
慢慢地,公司尝到了变废为宝的甜头。一些昔日面临强制停产的“污染大户”如今已成为“治污标兵”,不仅抛掉了环境污染的包袱,还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已在包括产量居世界前叁位的中石化南京化工厂、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安徽蚌埠八一化工厂等七家公司获得应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
“公司先后申请发明专利468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16项,发明专利转化率大于50%,成套技术成果应用231项,开发新产物、新装备45项。”陈标介绍。
目前,南大金山已有25项有机污染物资源化发明专利技术在全国10多个省市30多家公司的50多套工程装置中获得应用和推广。在环境效益方面,每年治理有毒有机废水300多万吨,年削减有毒有机物引起的颁翱顿2.5万吨;在经济效益方面,每年回收化工原料7万多吨,直接经济效益近1.5亿元;在社会效益方面,帮助全国近50家精细化工公司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为长江、淮河、太湖等流域的水环境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