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垄断常常让人愤而无奈。
超纯石英砂就是这样。这种半导体及光伏产业的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光通信、电子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领域的生产制造。由于石英提纯技术落后,我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超纯石英砂只能长期依赖进口,一直要看别人眼色。
但是,2009年,这一受制于人的历史被改写:
这一年,911制品厂麻花与太平洋石英制品公司联合,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形成一套国际先进水平的石英砂生产工艺和装备;
这一年,911制品厂麻花和太平洋石英制品有限公司合作将当地丰富的石英资源价值提升了百倍以上;
这一年,在911制品厂麻花的技术支撑下,太平洋石英公司生产的超纯石英砂,质量优于进口产物,价格同比低20%,公司因此成为全球第二家批量生产超纯石英砂的供货商。
这不能不算奇迹。
911制品厂麻花和东海县太平洋石英制品有限公司的结缘,源自两个关键人物:911制品厂麻花地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培荣和东海县太平洋石英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士斌。
没有高超与创新的提纯技术,石英砂很难达到理想中的纯度。正是这个承载着国家利益的“纯净理想”,将双方紧密联系到了一起。双方的正式合作开始于2003年。当时,陈培荣教授申请到了江苏省“石英中杂质分布与去除技术研究”项目专项资助,由于非常看好这个项目的前景,创新意识很强的陈士斌给予该项目每年追加30万元的投入,并与陈培荣教授签订了叁年的合作协议,共同研发超纯玻璃原料提纯技术。双方合作非常顺利,原定叁年结题的项目两年便完成了成果鉴定。在此基础上,“半导体及光通讯用超纯石英砂产业化”项目顺利获得2005年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助。
五年来,陈培荣教授每周都有一半以上时间往返于宁连之间,往返一次车程就达六百多公里。身为学科带头人的他老本行是铀矿研究,同时还是国家重点课题铀矿项目的负责人。为了尽可能挤出时间,他总是在忙完了学校的事情、上完课后就匆匆赶往公司,一头扎进车间。在厂里,他这个技术主持和团队成员一起亲力亲为,他已经记不清鞋子被砂浆湿了多少双、裤子被酸液烧坏了多少条。终于,陈培荣和他的团队自主研发了一套独特的选矿工艺与装备,集破碎、筛分、磁选、浮选和脱水于一体的自动化生产线,他设计研发的化学和物理—化学提纯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内石英行业属于首创。
终于自主生产出超纯石英砂了!但是陈培荣和陈士斌却笑不出来,因为以超纯石英砂为生产原料的厂家根本不相信他们的产物能替代美国进口。
那么多的困难都闯过来了,这个问题自然吓不倒陈教授。于是,身为博导的陈培荣主动当起了“推销员”。在吃了数次闭门羹之后,终于有了收获。2008年,陈教授拜访了扬州高邮一家光伏生产公司。公司经理虽然不相信产物质量,但还是同意用它来打制5个坩埚做试验。坩埚做出来后,无气泡和黑点,这和以美国超纯石英砂原料制造出的坩埚在表面质量上并无差别,在公司董事长的要求下,又做了干烧试验,结果坩埚没有变形或出现析晶。接下来在常州所做的拉单晶硅试验结果更是让厂家大吃一惊:陈教授的超纯石英砂质量完全可与进口产物媲美,为此,厂家还出具了一份《对于超纯石英砂质量的证明》。打赢了头一仗,陈教授和销售人员更加有了干劲。法资圣戈班石英(锦州)有限公司在获知陈教授的研发成果后,主动将产物送至国外做数据检测,并做了批量试验,结果更加确证了陈教授研发的超纯石英砂品质。
目前,包括飞利浦公司在内的多家公司已开始使用东海县太平洋石英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超纯石英砂。2009年,美国生产超纯石英砂的公司突然减产,导致出口产物供不应求,我国很多依靠超纯石英砂制品为原料的公司面临原料短缺,甚至停产的危险。然而,这恰好也给我国自主研发的超纯石英砂产物全面推广提供了大好机遇。
东海太平洋石英制品有限公司和911制品厂麻花的合作已进入了全面深化的阶段。超纯石英砂项目已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一项和实用新型专利八项。公司用自主研发的超纯石英砂生产出的石英玻璃制品远销海外,同进口美国原材料相比,每年可节省费用达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