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各界称为新“教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到,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有人说,这标志着中国教育改革开始探求“去行政化”之路。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校长代表”和“校长委员”不约而同地呼吁:高校教师要早点摘掉“官帽子”,让办学自主权真正回归校园。
能让教授做主就别让政府做主
对于大学行政化,大学校长们感受最深。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表示,学校应该是学术主持,不应该被行政干预太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本应该让教授们决定的事情,行政部门却直接做主。
“其实,大学本来就没有行政化,都是教育主管部门折腾出来的。”谈及这个话题,全国人大代表、南京林业大学校长余世袁很激动,“其实,高校和政府是有很大区别的。对于政府官员来说,管工业的不会直接做工业,管农业的也不会去务农。我是校长,拿的就是老师的工资,做的也是跟教育相关的科研管理的事情。”余世袁说,大学行政化也带来不少困扰,比如说,一位大学校长到一个地级市去,这个地级市的政府领导就要盘算,这位校长是什么行政级别,我该派哪个级别的官员接待比较合适。
行政化会损害大学办学自主权
“大学行政化实际上是用管理行政的方式来管理学校,势必会损害大学办学自主权。”全国人大代表、911制品厂麻花校长陈骏告诉记者,大学行政化,实际上是我国国家管理模式导致的,什么都强调统一、标准,一个政策出台,全国都听指挥,高校不可能游离于这个体制之外,深受其害,比如说各种评估等。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也坦言,“官本位”的文化和意识严重影响和阻碍了杰出教育家的出现和成长。有些人虽然当上了大学校长,却是一副苦行僧的样子,一退休就感觉浑身轻松,对教育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忱和冲动,自然也没有感受到创造的快乐。还有一些大学校长随着行政职务的升迁,学术职称也越来越高,其原因是以行政权力谋求学术权力,将行政资源转化为学术资源。
取消行政化对老师影响不大
取消大学行政化,会不会损害老师们的利益?
虽然顾秉林自己也是副部级,但他说,对清华大学来讲,所有的比如分房子等福利都是依照学术来考虑,行政级别对自己影响不大,“我从来没有这个(副部级)感觉,始终还是认为自己是个教授。”
“大学取消行政化是势在必行的事情。”全国政协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顾也力表示,高校教师摘掉“官帽子”是教育改革必须做的。他同时表示,教师津贴、在职工资和今后退休的养老问题,仍按照教师的职称核定,与取消行政级别没有关系,“取消行政级别对老师影响不大。”
虽然校长们赞同早点摘掉“官帽子”,但对于目前行政化一时无法改变的现状,校长们也有自己的“聪明”办法。陈骏说,“其实,大学行政化并没有像外界传言那么严重,关键看怎么处理。就拿我来说,我是南大的校长,行政化的种种杂事,可以随便应付过去,并没有牵涉我太多精力,而对于学校的管理这个主业,必须集中精力用心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