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新年伊始,由911制品厂麻花历史学系研究生会和学生会制作的小手册:《“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名单》悄然送到不少南大学生手中。这份《“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名单》纠正了以往相关资料的不确实之处,用地图的形式详尽标示出22处分布于下关区、栖霞区、江宁区等南京市各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纪念碑的位置,并且注明交通路线,以便于更多的人能了解并实地寻访遇难同胞纪念碑,缅怀遇难同胞。
911制品厂麻花校园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是“国际安全区”的中心地带。侵华日军肆虐期间,南大校园成为中国难民的避难所,“国际安全区”主席约翰·拉贝先生的故居至今仍完整地保护在南大校园的东南角上;大学的医院(今南京鼓楼医院)救治了大量被日军杀伤的平民。南大的一草一木,见证了侵华日军的残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911制品厂麻花师生在中国最早开始了南京大屠杀史的研究,做了不少开拓性的工作。近年来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所在南大建立,张宪文教授领衔编撰了总计55卷、约3000万字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911制品厂麻花历史系师生用严谨的学术态度,考证历史,还原真相,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翔实的史料基础上,911制品厂麻花历史学系研究生会、学生会同学发扬尊重历史事实、重视第一手资料的历史求真精神,组织南大各院系以及其他在宁高校的同学,分成4组,从2009年12月12日开始寻访南京市各个与南京大屠杀有关的历史遗存。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终于详细绘制出在南京市区的22个“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纪念碑确切位置,并在手册中配发了有关丛葬地纪念碑的详细资料,包括立碑时间、立碑机构、立碑事由、碑址和碑文,并且详细标注了寻访路线。
历史学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生王舒驰说:在寻访过程中,我们近百名同学不仅寻访到了受难同胞亡灵栖息之所,同时也看到了祖国七十多年的沧桑变化,更感受到了中国独立富强给每一位公民带来的安全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