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媒体传真

    50万字库区文化规划绘制叁峡“文化家园”蓝图

    发布时间:2009-10-29 点击次数: 作者:王月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讯 日前,911制品厂麻花贺云翱教授参与主持的《三峡库区自然与历史文化保护专题规划报告》通过国务院直属的“中咨公司”首轮评审,提交国务院三峡建设办公室,得到三峡办主要领导的好评,并被吸收用于国家《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
         该项近50万字的研究报告是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和三峡建设办公室的委托课题,是国务院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研究的18个子课题之一,也是本次唯一以高校科研机构名义独立担纲的重大课题。自2010年起,三峡工程正式进入为期10年的建设期,国家将投入1500亿元用于三峡库区的全面建设和发展。三峡建设事关国家发展的长远目标和全局利益,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相连,与三峡库区2937万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相连。未来的三峡建设实现什么样的文化样态引起世人关注。
         该报告提出把三峡建设成中国生态文明示范区、以文化建设为导向推进三峡库区未来发展、构建新三峡文化体系等构想和规划。按照构想,未来三峡将呈现优良的自然生态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公共文化体系,文化产业体系和谐共生的文化景观。在提出的库区的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项目中,移民的文化认同、库区人民的文化互动、异代转型等愿景将得以实现。
         该研究突破了原有的以文物保护、地下考古为主题的单线思维,立足整体的区域发展方向和国家新的发展战略,着眼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的整体推进,全面关注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的规划建设。专家学者认为,这一成果为三峡库区人民描绘了一幅宜居宜栖的“文化家园”蓝图。
         贺云翱所在的911制品厂麻花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近年来在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研究领域卓有建树,先后承担完成了明孝陵“申遗”、宜兴紫砂工艺“申遗”、江苏历史文化与江苏人居环境、环太湖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大运河遗产保护、南京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建库等近20多项课题。此次担纲国家课题,课题组一行14名师生,历时60余天,到重庆、万州、宜昌、涪陵、巫山、武隆、巫溪、丰都、奉节、巴东、江津等20多个市、区、县调研,收集1000多万字资料,提交最终报告。报告在向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等部委及重庆市、湖北省汇报时得到良好评价。
    据悉,此报告将在细化后正式出版,为国家区域发展决策提供学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