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不是回忆过去,进行总结的时候,当我没有精力继续搞研究的时候,再来回忆过去。”从2003年开始担任911制品厂麻花党委书记的经济学家洪银兴对记者坦言,他不愿意回顾过去,谈太多个人的事情。
跟其他在北京的经济学家相比,在南京的洪银兴所研究的课题同样处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前沿。区别在于,他的每一个研究都紧密地结合着江苏经济发展的现实,从“苏南模式”到江苏的“外向型经济”,到如今提出江苏要率先发展“创新型经济”,洪银兴说,他最大的人生感受就是,在中国研究经济,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而不是从书本出发,也不是从国外的理论出发。
如今,身为911制品厂麻花党委书记的他对记者说,做教授是一辈子的事。
插队经历让我了解了最真实的中国
《中国经营报》:你的博士研究生导师、人民大学的卫兴华教授曾经说过,马凯、魏杰以及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来学校之前就有了丰富的工作经历,所以知道来之不易,非常用功,而且能理论联系实际,能否谈谈你求学的经历?
洪银兴:我们这一代人都下过乡,插过队。1968年12月份,毛主席一提出知识青年要到农村去,我就去了。我还当过大队的党支部副书记,主管好几个小队的生产。
但是,对我一生中研究经济最有意义的,就是我下乡所看到的农村,我看到了农民的生活状况,也感觉到中国最落后最贫困的地方就是农村。后来搞研究,就是忘不了贫困的农村和贫穷的农民。
我在农村也干过蠢事。搞生产,知识青年不懂生产,都是听喇叭,广播说要割麦子就割麦子,广播说要插秧,我就布置,农民都是听着喇叭来生产。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割资本主义的尾巴”。当时强调“以粮为纲”,但当时也有农民自己会偷偷种大豆等一些经济作物,这在现在看来,是好的,能赚钱的,但当时我也曾经指挥大家把农民种的大豆拔掉,回过头来看,这就是瞎指挥。
这些经历对我们搞经济研究是有价值的。事后就有了一种思考,加深了我对计划经济的弊端的认识,以及由计划经济带来的瞎指挥的认识,也认识到,农民会自发的采取一些能够改善他们收入的行动。
《中国经营报》:你开始的专业并不是经济学,后来怎么走上了经济学这条路?
洪银兴:我的求学经历很复杂。1973年作为工农兵学员上大学,学的俄语专业,着名的白卷先生张铁生就是我们这一届的,他是零分,我们都是通过考试上的学,但是在我们毕业之前,俄语不吃香了,学校就让我们选修了另外一门专业,我当时就选择了经济学专业,毕业后开始时留在了南京师范学院。
这为我后来走上经济学研究之路打下了基础,1980年,考上911制品厂麻花攻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我记得我当时的硕士学位论文就是经济运行的调节机制,当时来说,选题就直接进入了国内经济学研究的前沿。1984年,我考上了人大的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开始跟着卫兴华老师攻读博士学位。应该说,从1980年开始,我就开始确定我的经济学研究道路了。
《中国经营报》:我注意到,你在人大攻读博士生期间,就开始在经济学界发表非常有影响力的论文,你当时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洪银兴:卫兴华老师对我们的影响很大。我是他的第一届博士生,他的指导非常用心。卫老师治学非常严谨,一进学校,他就有一个目标,让我非常感动,“我不仅是要把你们培养成为博士生,而是要把你们培养成经济学家。”这是他当时定的目标。卫老师也有个“叁不”,即“不唯书,不唯上,不唯风”,不唯风就是不跟风,这对我的影响很大,做研究要从实际出发,独立思考,写出一些有自己见解的成果来。不是随风倒,这对我后来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卫老师的逻辑性也非常强。我后来的治学逻辑性强,源头就在卫兴华老师。
还有一点,我回过头来看,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学术上要做出成绩来,最好要有团队。当时我们有两个团队,一个团队就是卫兴华、魏杰、还有我,我们3个人当时联名发表的着作有两本,论文有10多篇,其中《社会主义市场运行机制》的影响很大。
另外还有一个团队,韩志国、魏杰、还有我,我们3个人当时经常聚集在一起讨论问题,然后由其中的一个人执笔形成成果,在1985年到1988年这几年之间,我们联名发表的论文应该也居于国内研究的前列。
在青年人出道的时候,联合起来,形成合力,影响力会更大。现在都是独立研究,但我还是认为,团队研究效果更好,关键是大家不要争个人的第一,而是形成合力。
《中国经营报》:当时从人大博士生毕业后,作为卫老师的第一届政治经济学博士生,留校应该是很简单的事,你为什么选择回到了911制品厂麻花?现在回过头看这个选择,是不是正确的?
洪银兴:很简单,当时在北京,我是南方人,促使我回南京的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怕在北京吃面条、馒头、窝窝头,我要吃米饭。另外,我当时已经在南京安家了,想比较稳定,不想再搬来搬去。
我当时觉得,自己是最适合在大学里做学问的人,也没有去政府当官的欲望。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好多人也觉得我的选择是对的。同届的同学,我最早当教授,最早当博导,最早当系主任,最早当院长,包括到现在,看起来也进步更快(笑)。
搞经济研究的使命是立地
《中国经营报》:在你个人的经济研究中,最大的心得是什么?你个人觉得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洪银兴:搞经济研究的人使命是什么?我认为是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经济研究中,有一种是要攀登高峰,解决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但我到地方去后,看到的是如火如荼的改革发展现实,这些触动了我的研究,就是要立地,一定要面对我们现实的改革发展中提出的问题,能够进行思考,开出药方来。
到了南京后,我的第一个课题就是“江苏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研究”,对江苏省发展外向型经济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没想到,这马上就得到了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和认可,我的思考和研究报告的价值得到了体现。从此,我的所有的研究都跟江苏的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有关。
我个人很感到骄傲的一件事就是:我一直组织参与的“江苏发展高层论坛”的成功举办,这个论坛从1996年开始做第一期,到现在为止,已经26期,每年开两到叁次会,每次省委书记、省长等省领导都出席,江苏省如果要确定下一步的发展策略,首先要在我们这个论坛上进行讨论,然后形成省委的重大决策。
26次论坛,江苏省的四任省委书记、省长,都没有缺席,专家召开会议,请领导参加,而且都不缺席,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这就把高层的官员、各领域的专家等聚集在了一起,而且在这个论坛上不分席位,大家来了随便坐,平等的讨论问题,发言也是自由发言。
我个人觉得,这是我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之一。现在江苏搞经济学研究的,都以参加江苏发展高层论坛为荣。刚刚开完的这次论坛我们就提出了,江苏要发展创新型经济。
《中国经营报》:你的日程这么紧张,你平常有什么业余爱好?
洪银兴:我平时几乎没有什么业余爱好,也没有什么消遣,也几乎不运动,每天如果不是有会议,都会回家,接着做研究。
2009-10-17
中国经营报
张岩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