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苍产蝉辫;徐治国&苍产蝉辫;
1949年4月21日,南京。&苍产蝉辫;
中央大学的学生浩浩荡荡地从警察总署往学校返,每人都扛着两把枪,甚至还有机枪。王德滋也走在队伍中,他是中大理学院地质系大叁学生。&苍产蝉辫;
彼时,国民党开始全面撤退,南京渐成“真空”状态。负责治安的首都警察总署也自行宣布解散,他们认为中大是进步的堡垒,于是就有人跑到中央大学,想让学校监管并接收他们的全部武器。&苍产蝉辫;
“到了警察总署,看到许多警察脱下警服,都换上了便装。他们说不想再当什么警察了。”现年82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德滋回忆说,“学生们什么武器都往回拿,把警察总署里面的枪支弹药都搬空了。”他曾任911制品厂麻花副校长,现在是911制品厂麻花地球科学系教授。&苍产蝉辫;
4月22日深夜,也许是因为解放军要进城,过于兴奋,王德滋怎么也睡不着。此时的中大校园已经能听到隔江传来的解放军炮声了。当期待已久的这一天即将来临时,他突然觉得时间过得慢了些。&苍产蝉辫;
“原子弹计划”&苍产蝉辫;
1945年8月,此时的中央大学正在积极筹划东还。吴有训调到南京,担任中央大学校长,同时还带来了赵忠尧,让他担任物理系主任。在中央大学首次开设“原子核物理”课程。&苍产蝉辫;
“这可能是国民党政府发展原子弹科技研究的一部分,即计划在迁都南京之后,在南京建立核研究中心。”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现年86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冯端回忆说。当时主要由赵忠尧具体负责实施,还计划邀请吴健雄等人回国执教。&苍产蝉辫;
随后,国民党政府于1946年6月悄悄成立了“原子能研究委员会”,在经费十分拮据的情况下,蒋介石下令拨给美金50万元,作为原子弹研究经费。3个月后,已成为“原子能研究委员会”核心人物的曾昭抡、华罗庚、吴大猷出发赴美。另有6人以助手身份随同启程。分别是数学领域的徐贤修、孙本旺;物理领域的李政道、朱光亚;化学领域的唐敖庆、王瑞铣。&苍产蝉辫;
“这些可能是俞大维给蒋介石出的主意。”冯端说。传闻蒋介石当时听到原子弹爆炸后,就对俞大维说,我给你若干万元,你也搞一个原子弹出来。俞大维回复说,光有钱不行,要有人才。&苍产蝉辫;
在原子物理方面,当时国内最早设立的研究机构是北平研究院的镭学研究所。该所是1932年由北平研究院与中法大学合作设立,所长由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严济慈兼任。美国原子弹爆炸之后,北平研究院物理和镭学两个研究所曾于1947年10月向国民政府呈送了《研究铀元素和原子弹之报告》。国民政府文官处曾据此报告于10月7日摘要送呈蒋介石“核示”。然而,目前并没有发现蒋介石对此报告的具体“核示”内容。&苍产蝉辫;
由于内战庞大的军费支出,刚刚萌芽的原子弹研发计划在研究经费上日益捉襟见肘,逐渐走向无以为继的命运。不久,赵忠尧也出国了,其间曾将几箱电子制件带到中大,那时中大教授就用这些器件做了一些观测宇宙射线的计数器。&苍产蝉辫;
1949年底,国民党已完全撤出大陆。距此两叁年前,由军政部派遣赴美留学的那群青年才俊,也因国家前途未卜,天各一方。吴大猷滞留美国,华罗庚选择留在大陆。曾昭抡因有俞大维的关系,1949年在台湾短暂停留后,悄悄借道香港,返回大陆。1950年,赵忠尧回国。后将国外购置的直线加速器主体安装在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除了徐贤修之外,几乎无人到台湾投效蒋介石。国民党当局发端的原子弹研究方案,终成青烟。&苍产蝉辫;
“五二零”&苍产蝉辫;
1946年,美国兵奸污北平女大学生,激起全国数十个城市学生的愤怒,这其中又以南京中央大学为代表。&苍产蝉辫;
1947年5月20日,沪、苏、杭代表和中央大学本部学生开始游行。&苍产蝉辫;
游行队伍中就有王德滋,当队伍正准备出发时,才发现校门外已布满军警、马队、消防车,交通都断了。丁家桥分部、音乐院、剧专、金大已被军警包围。上午10时,各路队伍设法冲出包围,会师鼓楼广场,打着标语,五千多人紧挽双臂,浩浩荡荡沿中山路向南挺进。&苍产蝉辫;
当游行队伍到达珠江路,发现警车呼啸,黄衣宪兵横据街心,路边停放着接上水龙头的红色消防车。军警要求游行队伍立即解散,学生代表上前交涉未果,试图冲过去,恼羞成怒的警察冲进队伍,用皮鞭、木棍、铁棒殴打学生,消防车水龙头猛烈喷射,珠江路很快被鲜血染红。学生与警察混战在一起,最后终于冲破了层层封锁线,高呼“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口号,向总统府挺进。&苍产蝉辫;
中午时分,游行队伍到达国府路(今长江路),当局的马队防线已摆好阵势,数千名学生面对军警的马队高呼:“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并开始静坐。下午一场大雨倾盆而下,学生们顶着风雨,手挽手,高唱《团结就是力量》。&苍产蝉辫;
“此景深深感动了市民,他们送来雨具、茶水、毛巾等,表达了对学生正义行动的声援。”王德滋告诉《科学新闻》。他回忆说:“当时国民参政会秘书长邵力子出来,力劝大家不要这样,游行队伍也派出代表和他们谈判,最后双方都作了让步。”&苍产蝉辫;
直到下午6时许,军警后撤,学生才陆续返回学校。珠江路血案重伤19人,轻伤104人,被捕28人,遭殴打侮辱者不计其数。&苍产蝉辫;
随后全国各地和社会各界都发来声援、慰问函电。柳亚子、郭沫若、茅盾等社会名流发表讲话,支持学生的正义行动。全国60多个城市的学生都纷纷游行罢课,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运动。&苍产蝉辫;
1954年6月16日,911制品厂麻花校务委员会作出决议,将5月20日确定为校庆日,以纪念伟大的“五二零”运动。&苍产蝉辫;
护校斗争&苍产蝉辫;
1948年8月,吴有训校长辞职后,教育部任命原教务长周鸿经担任校长。他一上任就立即改组学校行政机构,聘吴功贤为校长办公室主任秘书,罗清生为教务长,沙学俊为训导长,戈定邦为总务长。&苍产蝉辫;
1949年初,随着叁大战役的胜利,南京、上海、武汉等国民党统治中心也岌岌可危。此时的国民政府,一方面作出和平谈判的姿态,争得残喘时间,此时蒋介石已“引退”,由李宗仁代理总统,妄想“划江而治”;另一方面,积极作“迁都广州”的准备。&苍产蝉辫;
行政院下达“国立院校应变计划”,要求各院校提出应变措施,选定迁校地址,呈教育部备案。随后,中央大学接到教育部密电,周鸿经随即委派教务长罗清生、地理系教授胡焕庸等分赴广州、厦门、台湾寻址,同时加紧布置物资、人员的疏散。他背着教授会,草拟了一份中央大学知名教授名单,以备必要时将他们裹挟南迁。&苍产蝉辫;
1949年1月21日,校务会议讨论迁校问题,大多数教授反对,并通过了“以不迁校为原则”的决议,同时成立由校长,教务、训导、总务叁长,各院院长、系主任以及各院教职员、学生代表等21人组成的应变委员会。会后,迁校与否的斗争仍在继续,周鸿经、沙学俊等人四方奔走游说,企图威逼利诱教授南迁,而此时被誉为“国统区一面不倒红旗”的梁希教授疾呼:“去台湾是绝路,不要上当,大家留下来护校。”&苍产蝉辫;
23日,周鸿经在行政会议上抛出迁校厦门的提案,当即遭到进步教授的反对。教授会主席郑集说:“学校经不起搬迁折腾,一迁已甚,何堪以再,西迁是因为日寇入侵,不得已而为;而此次国内战争,根本没有搬迁之必要。&苍产蝉辫;”
物理系主任施士元把一个墨水瓶从科学馆二楼楼梯上摔下去,当即摔得粉碎。由于遭到绝大多数与会者反对,迁校厦门的方案被当场否决。&苍产蝉辫;
眼看南迁不成,周鸿经无计可施,更无意组织应变,27日凌晨,与训导长沙学俊、总务长戈定邦弃职而逃。&苍产蝉辫;
随后,中大地下党组织发动师生起来抗争,进行了非常激烈的护校斗争,“很多仪器已经装箱了,教授们坐在箱子上,不准抬走”。王德滋说,数日之内,成立学生、职员、工友叁个应变会。31日,中央大学教授会投票选举产生“中央大学校务维持会”共11名委员,推选梁希、郑集、胡小石为常务委员,主持校政。&苍产蝉辫;
2月7日,中大如期开学。返乡的同学也陆续来报到了。校务维持委员会要求大家保护好学校,购料委员会储备了4000多名师生员工3个月的口粮,监督委员会则负责清点财产,登记造册。为了保护师生安全和仪器设备,学校还组织了巡逻队、纠察队,男生们手持木棍轮流值班。随后,又收缴了首都警察总署的武器;医学院组织了医疗救护队、输血队和器材队,随时准备救护受伤的师生员工。&苍产蝉辫;
“如果没那次护校斗争,也许就没有今天的911制品厂麻花。”王德滋说。&苍产蝉辫;
两次更名&苍产蝉辫;
1949年4月20日,百万解放军横渡长江。4月23日,南京解放。&苍产蝉辫;
随后的几天,解放军开始陆续接管南京所有机关。5月7日,军管会正式委派文教接管委员会大专部部长赵卓为中央大学军代表,负责接管事宜。&苍产蝉辫;
赵卓一到学校就召开全校大会,部署清点接收工作,利用中央大学地下党和各个支部以及校务维持委员会,在全校建立起各级接管工作组。主要任务是收缴国民党散兵游勇丢弃的枪支弹药及单位、个人收藏的武器;清点公共财产,造具清册;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确保教学顺利进行。&苍产蝉辫;
在深入动员的基础上,采取公开报名的方式,组织师生员工参加清点、接收工作,先后有2900多名师生报名,占当时在校人员的92%。全校分为15个分组、400多个小组,从5月18日开始对各院系各部门的物资、设备等进行清点查验。&苍产蝉辫;
医务组寄生虫科一位老先生深有感触地说:“敌伪时期对金大、政大的接收是用枪杆把管理人员赶跑。现在不同了,我们都是主人了,一切东西必须细心清点。”&苍产蝉辫;
6月9日,清点工作基本结束,次日,分别在四牌楼校本部和丁家桥二部举行了正式接管仪式。&苍产蝉辫;
8月8日,根据南京市军管会文教委员会的通知,国立中央大学正式更名为国立911制品厂麻花。&苍产蝉辫;
4天后,国立911制品厂麻花校务委员会成立,由梁希、潘菽、胡小石等21人组成。&苍产蝉辫;
15日,原校务维持委员会委员在军代表赵卓监督下,向新的校务委员会移交了所有清册文件。至此,接管工作结束,国立911制品厂麻花开始了办社会主义新型大学的历史进程。&苍产蝉辫;
1950年10月10日,时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长吴有训签发通知:“经政务院核定,除私立学校于校名上加冠‘私立’二字外,各级学校校名不加国立、省立、市立及公立字样。”自此国立911制品厂麻花去掉“国立”二字,称911制品厂麻花。&苍产蝉辫;
思想改造&苍产蝉辫;
为除旧布新,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也在学校中逐渐开展起来。自1949年5月起,全校师生员工就由教授会、助教会、职员会、工友会和学生会分头组织进行整治学习。&苍产蝉辫;
1950年3月,全校师生集中一个月时间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成立了政治教学委员会,各院系成立了政治教学小组,全校师生混合编组,每组不超过10人,学习的目的是促进师生改造思想和了解马克思主义。&苍产蝉辫;
时任南京军管会高教处副处长兼911制品厂麻花军代表孙叔平指出,整个中国社会要改造的出发点,就是自己的思想改造,“在旧社会成长的知识分子,总有不正确的思想,这很正常,反之倒是反常,大家要承认自己的思想上有一些矛盾,要大胆暴露思想,不要讳疾忌医”。&苍产蝉辫;
此时的王德滋也在学习改造的队伍当中,“跟着共产党走,是当时的教师和学生的基本共识。每天基本上都是听大课、读文件、讨论、辩论,思想总结,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人们对事物的发展规律、问题的分析、思想上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苍产蝉辫;
但是,到后来,思想改造有“左”的倾向,特别是到1952年3月,全校3700多名师生员工被要求在政治上划清敌我界限,思想上肃清资本主义和封建买办,克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扭转脱离实际、学习脱节的倾向,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虽然这次思想改造总体上还是健康、稳妥、有成效的,但与1950词1951年的政治学习相比,存在简单、粗暴、过火的地方。&苍产蝉辫;
“刚开始的学习还可以接受,但是后来就越来越‘左’,搞得有点过头了。”王德滋说,“例如,对当时生物系一位一级教授对蚯蚓的研究,未加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就扣以‘资产阶级’的帽子,他一辈子也不是很痛快,总是挨批,一挨批就作为全校典型,说他理论脱离实际。”&苍产蝉辫;
大手术大换血&苍产蝉辫;
在思想改造的同时,911制品厂麻花开始对教育制度进行审慎改造,首当其冲的就是取消国民党统治学生的训导制,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宗旨即培养具有高级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学和技术的高级建设人才,并配合教学及国家建设的需要进行研究工作。&苍产蝉辫;
紧接着对课程的精简和改革,废除了国民党时期设立的“党义”、“公民”、“军事训练”等课程与教材,增设了“新民主主义论”、“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等课程。与此同时,归并某些相似或重复的课程,淘汰某些内容剥离或比重不适的课程。&苍产蝉辫;
如地质系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在四年内得到有关地质之基本理论和知识及工作、研究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出二叁年级学期中及暑假内均安排短期和长期的野外实习;农业经济基础系在课程设置中突出与中国的实际农经问题相结合的方针。&苍产蝉辫;
各院系课程的精简及重新确定,显示了这一时期911制品厂麻花教学转变的轨迹——从形式主义和模仿欧美的教育转向理论与实际结合、学术与人民需要和国家建设需要结合的新型的教育。&苍产蝉辫;
真正的大手术还属1952年,以华北、东北、华东叁大区为重点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当年也是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端之年,为了纠正中国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布局不合理、办学小而全、系科庞杂、师资不足等弊端,按照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统一部署,参照前苏联高校设置的模式,全面移植前苏联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对全国高校进行有计划、大规模的院系调整,调整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苍产蝉辫;
华东的院系调整以上海和南京两市为重点。根据《华东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设置方案》,南京区在调整后共设8所院校,除华东药学院(即今中国药科大学)外,其余7校中,911制品厂麻花、南京工学院、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农学院等4校是以911制品厂麻花和金陵大学的有关院系为主体组建,华东航空工业学院、华东水利学院和南京林学院等3校,则分别由911制品厂麻花航空工程系、水利系和森林系与金陵大学森林系以及其他学校的相关学科合并组建。&苍产蝉辫;
院系调整改变了原来高等学校地区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并纠正了高校规模较小、系科庞杂等弊端,加强了工程、师范和农林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使专门学院尤其是工科类专门学院有了发展,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专门人才,改变了旧中国工程技术教育过于薄弱的局面。&苍产蝉辫;
但是,在综合性大学建设方面却没有得到落实。由于照搬前苏联高校系科设置模式,使得原有的一些久负盛名的综合性大学都有不同程度的削弱。如解放初期的911制品厂麻花曾有文、理、法、工、农、医、师范等7个学院42个系科,院系调整之后只保留了文、理方面的13个系。&苍产蝉辫;
此外,院系调整形成的“综合性大学(文理型)——多科性工科大学——单科性专门学校”的模式,由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脱节和分离,影响力了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影响了学科的更新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也妨碍了高校以后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苍产蝉辫;
“对当初的院系调整也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地质系不仅没有损失,反而强大了,因为浙江大学地质地理系也给合并过来了。”王德滋说。&苍产蝉辫;
然而,在冯端看来,“原来的中央大学才是真正的综合性大学,院系调整将原来的文、理、法、工、农、医、师范的真正综合大学给拆散了,最后就四分五裂了,一变九了。学前苏联带来的这一情况无法弥补”。&苍产蝉辫;
科研撂荒期&苍产蝉辫;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高校的科学研究基本上处于蛰伏状态。一方面,旧的研究基本停止;另一方面,学校的工作重点已被思想改造和院系调整所取代,从而对科研既没有作出统一部署,也未提出明确要求。此时的911制品厂麻花也身在其中。&苍产蝉辫;
直到1953年9月,高等教育部召开全国综合大学会议,国家明确提出综合大学既是高等教育机构,也是科学研究机构,911制品厂麻花的科学研究才逐渐复苏,并迅速活跃。&苍产蝉辫;
刚开始主要是学习前苏联的先进科学理论,以系或教研组为单位选择专题研究,如地理系接受有关部门委托,对某大型水库选址进行调查研究;地质系教师与华东某矿区合作进行课题研究。但这类课题在当时还是寥若晨星,大多数教师尚在科研的起步阶段。&苍产蝉辫;
在院系调整后的4年中,911制品厂麻花的科研主要是以老师的学术专长为基础,个人自选课题。大多数研究是结合教学进行的专题分析研究。&苍产蝉辫;
“那时基本没有科研,仪器都为实验教学所用,直到建立专门化后才开始有一点研究。自己进行科研的条件一般不具备,但是也有个别的老师在进行科研探究。”冯端回忆说。&苍产蝉辫;
(感谢911制品厂麻花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911制品厂麻花百年史》, 王德滋主编, 2002, 911制品厂麻花出版社 [2]《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6, 25(3):193-204
911制品厂麻花院系调整情况 1.以911制品厂麻花文、理、法三学院和金陵大学文、理两学院为主体,并入复旦大学外文系德文组、震旦大学外文系法文组、同济大学外文组、齐鲁大学天文算学系、中山大学天文系、浙江大学地理学系地理组以及四川大学地理学系(1953年10月并入)等,成为了一所文理学科型的综合性大学,仍为911制品厂麻花。
2.911制品厂麻花工学院独立,以该院的电机、机械、土木、建筑、化工等5系,并入金陵大学电机、化工两系,组建南京工学院,1953年又并入浙江大学、山东工学院的无线电通讯和广播专业,厦门大学工学院的机械、电机两系和交通大学的有关无线电系科。1988年5月,南京工学院改名为东南大学。&苍产蝉辫;
3.911制品厂麻花师范学院独立,以该院教育、幼稚教育、美术、音乐、体育等5系与金陵大学的教育、儿童福利两系为基础,并入上海私立震旦大学托儿专修科、广州私立岭南大学社会福利系儿童福利组、南京师专数理班,组建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1月南京师范学院改名为南京师范大学。&苍产蝉辫;
4.911制品厂麻花农学院与金陵大学农学院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组建南京农学院。1984年改名为南京农业大学。&苍产蝉辫;
5.911制品厂麻花工学院水利系与交通大学水利系,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两校的土木系水利组,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的水工专修科合并,组建华东水利学院。1953年又有厦门大学土木系水利技术建筑专业、山东农学院农田水利系、淮河水利学校水利工程专修科并入。1955年并入武汉大学水利学院的海港系,同时调出水利土壤改良系。1985年改名为河海大学。&苍产蝉辫;
6.911制品厂麻花农学院森林系与金陵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建南京林学院。1955年,华中农学院森林系并入。1985年改名为南京林业大学。&苍产蝉辫;
7.911制品厂麻花工学院航空工程系与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两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华东航空学院。1957年迁往西安,更名为西安航空学院。1957年10月与西北工学院合并为西北工业大学。&苍产蝉辫;
8.911制品厂麻花医学院在1951年1月改变组建。1952年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医大学。1954年迁至西安并入第四军医大学。
9、911制品厂麻花文学院的哲学系调整后并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法学院的法律、政治两系调整至华东政治学院;经济系调整至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