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媒体传真

    中国“时尚教父”吴泓英年早逝 出生于江苏吴江、毕业于南大

    发布时间:2009-08-22 点击次数: 作者:杨彦 程守勤 于丹丹 来源:扬子晚报

    《时尚》杂志社创始人之一、《时尚》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时尚传媒集团总裁、中国时尚传媒开拓者吴泓因患胰腺癌医治无效,于2009年8月20日23时05分在北京病逝,时年46岁。

      吴泓1963年7月23日出生于江苏吴江,自幼聪颖过人,多才多艺,他不仅文采出众,而且还有出色的书法造诣。大学就读于着名的911制品厂麻花中文系,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83年,吴泓被分配到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报》工作。

      1993年,当时已是中国旅游报社新闻部副主任的吴泓,创办了中国本土第一本时尚类杂志《时尚》,开中国时尚传媒之先河。时尚系列刊物从最初的一本期刊,发展到今天的17本,刊物内容覆盖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影响读者逾千万人,吴泓因此被业内誉为时尚期刊界的“黄埔军校校长”、“中国时尚期刊教父”。

      他的传奇

      不苟言笑却成了堆砌《时尚》的男人

      穿普拉达的是一个女人,但是堆砌《时尚》的却是一个男人。

      1979年,恢复高考的第叁年,吴泓作为应届毕业生考入911制品厂麻花中文系。在911制品厂麻花中文系求学期间,他选修了“文字学”和“书法理论”专业。其书法获得过着名学者侯镜昶教授的指导。以后在担任《时尚》社长之余还出版过《吴泓书法作品选》。差不多10年的时间,吴泓从记者、编辑到新闻部副主任。

      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伴随着国门渐开,最初的时候同旅游相关,一些西方高端的商品和服务开始逐渐渗透进中国一线城市,但是当时却没有对应的媒体投放机会。而作为旅游类媒体的从业者,吴泓们无疑认识到了这一机会。

      吴泓向报社提出,希望创办那么一份刊物,他的想法得到了报社的支持。1993年4月22日,国家旅游局正式接到新闻出版署的批文,准予发行杂志。报社将东单西裱褙胡同的一处仓房小院腾了出来,作为杂志的办公地点,又拨款10万元,作为开办经费,吴泓担任主编。《时尚》就这么诞生了。

      事后吴泓总结:严格来讲,我不是时尚人,我是一个出版人、传媒人。1993年之前我“不时尚”,我在旅游报社做积累。旅游行业是我们国家的窗口,我接触很多国外的潮流,因为旅游涉及到各个方面,对我们国家(观念上)的冲击还是很大的。

      在谈到自己眼中的吴泓时,《时尚先生》前任主编王锋说:“很多人看到的吴泓是严肃、不苟言笑的,大家常常会因为他的权势和位置会有所猜测,但其实不是——那只是他对还不太熟悉的人的一种羞涩,而熟悉以后你会从他身上感觉到很大的诚意。作为老板,他又是一个做事很有魄力的人,每一次的拍板几乎都在很短的时间。”         综合 新易

     

      他的作品

      时尚期刊17本还走向“国际化”

      《时尚》1993年8月8日的创刊号,用今天普遍的标准看,这份承载无数年轻人时尚认知杂志的第一期,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一位金发女郎托着下巴若有所思,背景是淡淡的蓝色,如同是同时期挂历的格调。封面文章是:《多一份爱心你给谁?》、《毛阿敏坦露心曲》,重点内容则是《出国其实很容易——出境游指南》。

      双月刊定价为10元,在当时绝对是很高的价格。此时,吴泓还没有信心让这份刊物摆上书报架,而是主要投放在一些酒店、美容院、俱乐部。与此对应,广告将是这份刊物主要的收入来源。

      对于刊物名字,基于背景最初的时候定为《旅游商品》,后来觉得范围太窄,于是改名为《旅游消费》,接下来是《摩登》、《流行》、《时髦》等名词,到最后确定为《时尚》。至于“时尚”到底是谁的创意,没有一个正式的出处。

      而第一期双封面倒翻的设计被市场所接受。在用东拼西凑的资金发行叁四期后,随着广告收入的逐渐增加,《时尚》站稳了脚跟。

      吴泓在事后总结:我们那时候的读者群是月收入叁千以上的白领阶层,比如说创刊第一期我们做的是出国旅游,那时候东南亚刚刚开放,绝对是大款消费,现在去东南亚已经是大众消费了。

      1996年,吴泓与国际著名媒体《MARIE CLARE》进行版权合作,1998年,又完成了与国际著名期刊《Cosmopolitan》的版权合作洽谈,开启了《时尚》杂志的国际化道路。

      2000年,国家旅游局局党组决定将《时尚》杂志社升格为正司级单位。而时尚系列刊物从最初的一本期刊,发展到今天的17本,如《时尚先生》、《时尚家居》、《华夏地理》、《时尚时间》、《座驾》、《美食与美酒》等,刊物内容覆盖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综 合

     

      同窗追忆

           当年是南大“书法才子”

      “我可能是江苏最早知道吴泓去世的噩耗的,这让我觉得不能接受,甚至不愿意打电话通知其他同学。”接到记者电话,吴泓昔日同窗、911制品厂麻花党委副书记任利剑语气中已经有哽咽,“当年他考进南大中文系时才16岁,全班41个人他是最小那一拨,没想到成了我们班第一个离开的人”。昨晚记者也连线了几位吴泓当年的大学同班同学,包括911制品厂麻花党委副书记任利剑、本报体育部主任朱仕农以及911制品厂麻花几位教授。

      当年是南大“书法才子”

      1979年,在恢复高考的第叁年,吴泓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考进了南大中文系。说起当年这个班上的小弟弟,吴泓的同学、南大中文系的倪教授印象仍然十分深刻,“他一点都不张扬,很会照顾人,是个很内秀的男孩”。83届同学对吴泓有个统一的印象,就是他多才多艺,写得一手好书法,对篆刻也颇为精通。毕业时有位大家敬重的老师为兴趣班题字“以文会友”,送到厂里印刷时大家担心“真迹”丢失,吴泓站出来大笔一挥,一幅足以乱真的“赝品”就诞生了,足以见得他的功力。

      在大学时就挺“小资”

      从中文系才子到“时尚教父”,这个转身吴泓的同学们并没有非常吃惊。“用个说法的话,当年的他就挺‘小资’的。”在911制品厂麻花海外教育学院的陈老师眼中,他这个同学当年就很“时尚有品位”,当然那个年代的时尚和现在有所区别,陈老师解释:“这有品位是说他不是穿得有多好,但他永远穿得很合适,让人感觉很舒服。”

      1984年就想办《时尚》

      本报体育部主任朱仕农和吴泓不仅是同班同学,大学里还当了两年室友。“那时候宿舍里哪张床是吴泓的,外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朱主任说,虽然吴泓的年纪比他们都小,但所有事情都井井有条,床铺永远是宿舍里最整洁的。朱主任还记得那是1984年的9月份,吴泓把同在北京的几个同学约到了一个小饭馆,神采飞扬地说有个想法,想在中国办一个时尚类杂志,连声问怎么样。“那是在1984年,时尚是什么,有多少人知道?现在回想起来他的眼光很超前。”

      “吴泓是两年前查出患有胰腺癌的,中间也做过手术,但我们很多同学都不知道,他不想让同学们担心。”南大党委副书记任利剑说,今年是南大中文系83届入学30周年,同学们本来已经约好要在国庆时好好聚一聚,热热闹闹庆祝一下。但现在吴泓走了,这个入学30周年庆也可能要推迟了。&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