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媒体传真

    60位建国以来专家谈创新创业创优与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09-08-07 点击次数: 作者:曹建文 来源:光明日报

     海风拂面,万顷波涛,夕阳斜照,松柏滴翠。2009年的盛夏,美丽的北戴河迎来了一批尊贵的客人。    

    自8月4日始,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创新创业创优优秀人才代表,携家属来到北戴河休假一周。他们中有“两弹一星”功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航天英雄、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域的专家,有长期扎根艰苦边远地区的优秀教师、医生代表,有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还有留学回国创新创业人才。    

    休假专家一边享受着北戴河的迷人风光,一边热议着创新创业创优和人才培养这一事关中国长远发展的话题。    

    创新创业创优人才培养,关键在教育    

    盛夏的海滩,海风细吹,海浪轻拍……    

    专家们三两席坐于金色沙滩上,开怀畅谈。他们共同关注的焦点是创新创业创优人才培养和教育质量。    

    “创新创业创优,关键在人才培养;人才培养,首先需从教育抓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全国科学大会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怡濂这样阐述着自己对教育和人才关系的理解:“创新创业创优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非常重要,也很复杂。百年树人,对他们的培养,要从中小学就开始,注重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在选拔和使用时,要摆脱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固定思维,大胆提携年轻人,要做好人才项目规划,注重用重大项目带动人才的培养。”    

    “一个优秀的年轻人能否成才,关键在教育,要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年轻人在权威面前敢于展示和坚持自己的不同观点,让创新成为一种自觉。”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礼恒说。    

    从院士到学术研究骨干,从高校科研院所到公司界,各个领域各个时代的创新创业创优专家代表们畅所欲言,畅谈各自领域的工作与科研情况、取得的成绩和积累的经验,交流自己对教育的认识,并就创新创业创优人才培养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要不拘一格用人才、识人才,亦需不拘一格育人才。”“五个一工程”奖和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得者、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陶德麟深有感触:“人才的教育和培养,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人才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才成长的特殊性和人才结构的层次差异性,为那些有特别才能的偏才、怪才保留成才渠道。”    

    “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最重要的是环境和氛围,要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着力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杨伟研究员强调。    

    911制品厂麻花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资深教授张宪文认为,在国家越来越重视人才培养的大环境下,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任务更加繁重。人才的成长不仅体现在科技水平的提高,更是体现在思想文化素质的提升,当前高校不仅研究生、一般教师,甚至包括一些大学校长都存在急功近利、学风浮躁的现象,这一现象如不改变,将明显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在新时期人才培养中,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奉献精神教育。”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强调,“我国的博士、博士后教育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在一些博导带几十个博士生,这种放羊式的培养方式,无法保证培养质量,不利于人才培养。”    

    通过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促人才成长,已成为休假专家们的普遍共识。    

    人才以用为本,在使用中发现和培养人才    

    北戴河、曹妃甸、山海关、老龙头……   尽管是在休闲度假,可专家们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肩上的责任,他们充分利用时间去发现、交流、学习,探讨如何实现人尽其才的问题。    

    “优秀的创新创业创优人才,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并成长起来的。”全国劳动模范、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谈到人才的使用深有体会。    

    从2004年开始,付华廷所在的村共招收了30多名大学生,在这些大学生的引领和带动下,兴十四村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走在兴十四村,看不见家禽、牲畜,土路、土房,只见成片的白墙红瓦别墅。村民每天走柏油路去村里的公司上班。下了班回家住别墅,用干净的天燃气做饭,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农村要发展,需要大批有知识、懂技术、能致富的农村实用型人才,这些人才,必须通过扎根农村才能成长起来。”付华廷强调。    

    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北京市优秀青年公司家奖获得者、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卫东认为,党管人才,充分发挥政府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但同时也要注重发挥市场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立健全各种法规、制度,利用市场机制来激发和激励市场主体积极培养和使用人才,进一步拓宽人才使用和成长的渠道。    

    近年来,党中央全面部署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注重培养和吸收创新创业创优人才,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作出一系列战略决策。    

    根据中央制定的《对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有关部门实施了“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养计划”,启动了“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    

    “百千万人才工程”、“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和“”……中央和各地各部门把培养和吸引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相继实施了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使各类人才的配置更趋合理。    

    “人才培养应以人为本,以用为本。协调好高校、科研院所和公司三者之间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的关系,使三者之间有一个相对合理的分工,譬如高校侧重于基础研究,公司注重实用性研究,这样,将能更有效地配置资源,更有利于人才的有效使用。”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技术总监孙铁囤说出切身体会。    

    实践证明,人才资源开发坚持以用为本,同时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紧密配合、相互促进,既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形成人才资源的整体合力,又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提供机遇和舞台,促进了人才成长。    

    优化人才评价机制,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    

    轻松地欣赏电影,愉快地漫步庭院,惬意地眺望大海……    

    休假专家们的身虽处在海碧天青、风轻沙软的北戴河,心却在建议优化人才评价机制上。    

    “优化创新创业创优环境,需要一个好的人才评价机制,要建立符合创新人才规律、重真才实学、重业绩创造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获得者、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张辉说。    

    “谁掌握人才,谁就掌握了未来。人才选拔是人中选才、才中选优的工作。基于此,建立一个公平、公正、透明和具有可操作性的人才评价机制非常重要。”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强调说。在她看来,建立一个科学并具备可操作性的评价机制应该包含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此评价机制在运作中应该具备最小的争议性;二是通过建立这样一个机制,能够让真正的人才能脱颖而出。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事业是吸引人才的前提。优化创新创业创优环境,关键是科学评价创新创业创优者,为他们提供成就事业的平台。    

    “能培养高素质学生的是人才,能创业的是人才,能不断创新的也是人才,人才的评价不应该局限于某一个具体的标准,而应该多样化。”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获得者、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金磊说。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则强调,优化创新创业创优环境,需要在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上下功夫,现在一些基层一线单位需要没完没了地应付各种评审,撰写各类报告材料,这样的评价机制需要进行合理改革,从而为人才的正常成长营造更加宽松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