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媒体传真

    推着脑瘫儿爬山郊游

    发布时间:2009-05-27 点击次数:

    扬子晚报 2009.5.25 A7版 孔艳艳 张雷 吴俊

      孟恺玲是一位美国人,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她1992年从南大毕业回到美国工作,在南大读书期间发起的一项活动一直坚持。这就是将南京家有残儿的家庭组织起来一起走到户外看世界。昨天,孟恺玲女士和妹妹在南京和南大的学子、南京志愿者一起,包了一辆大客车和玄武区20个家有残儿的家庭,来到位于汤山的山间农家。海内外义工们和这些家庭的残儿一起爬山、钓鱼、找粽叶、做游戏,很是温馨。

      就算跌河里也要让孩子快乐

      家有残儿,每一家都有让人动情的事。当日,记者注意到一对母子,儿子辛晨,今年23岁,是一个先天性脑瘫患者。辛妈妈告诉记者:“现在好多了,通过不断地锻炼恢复,他已经能自己走路了。上班时让他一个人在家也放心多了。”事实上,辛晨的行走范围局限在一些较为平坦的路面。在前往湖边钓鱼的路上,辛妈妈在中途突然停住,并回头告诉后面的人,“前面有一个山坡,大家就不要下去了。”可十多分钟后,记者发现,辛妈妈正背着辛晨,脚步有点踉跄地跨过一个小沟。这一幕让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大家立即跑过去帮忙,辛妈妈称,她本来并不想让辛晨下来的,可是辛晨说:‘妈妈,我难得来,我下来看一下鱼塘吧。”辛妈妈告诉记者,她告诉儿子,妈妈就算跌到河里,也要带他下山!说话时,辛妈妈的手没有离开过儿子。辛妈妈称,对别人来说,母爱是让孩子离开自己成才;对自己来说,是让儿子不要离开她,生活快乐些。

      对于正常人来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而对于辛晨母子,却是下山难,上山更难!回原地时,辛妈妈走在辛晨后面,两手紧紧地托住他的腰。小土坡仍旧是最大的障碍,在后面托着远远高出自己的儿子并把他往上面推,她显然力不从心,一批志愿者在前面拉着辛晨。辛妈妈一边喊着让大家别摔倒,一边已经嘭的一声摔倒在地。只见她做出了本能反应:她先于儿子倒地,双手紧紧托住辛晨的腰,用自己的身子垫在了辛晨的下面,嘴里重复着“别摔着他的腰”。这“嘭”的一声狠狠地砸到了旁人的心底。

      一叶一菜总关情

      5月24日,孟恺玲告诉记者,她在一个月前就请在南大读书的美国“老乡”来到汤山,专门找到有粽叶的小河,并请当地的村民留一部分让他们来摘。昨天中午,孟恺玲又组织大家在半山居品尝农家菜。乡村的午餐,歌声不断,不管是语言行动表达不畅的患儿,还是来自异国的志愿者,每一个人都露出甜美的笑。真可谓是“一叶一菜总关情”。

      孟恺玲告诉记者,她从事该项目的组织,是缘于认识了南京一位叫张戈的孤独症病人,她特别喜欢“五”字,因此,把自己从事的这个项目称为“五项目”。这个项目主要是支持和提供对残障人就业、教育和参与社会活动。这些年,她每年来南京两次,每次组织20个家庭。而这些活动的开支,全由她个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