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硬产业 建设软环境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苏州工业园区今天所取得的瞩目成就,不仅是苏州经济发展的一大成就,也显示了工业园区这个独特的发展模式的重要历史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在每一项改革中都搞试点,包括设立了经济特区,建立了大量的开发区、试验区。通过这些区域的先行先试,改变旧体制,探索新模式,从比较小的地方开始新的制度建设,开辟发展的道路,然后扩散到更大的范围。
这种从发展新体制入手来逐步替代旧体制的方法,从局部扩大到全局的方法,其实是“渐进改革”的核心内容。这种改革方式成本相对较低,并且由于试验,使我们获得了有关制度体系的更加充分的信息,把它们应用到其他地方去,整体的改革就相对比较平稳,发展也比较平稳,发展速度就相对快。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正是这种先行先试、先行发展新模式的样板。
苏州工业园区同时也是开放的产物,显示了开放带来的好处。苏州工业园区是与新加坡共同建设的,充分引进、吸收、借鉴了新加坡的先进经验,而它又是在我们本土上建立和实践着的东西,从而具有可学习性、可复制性。
站在未来发展的角度,工业园区模式在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当中,仍然占有重要位置。首先,中国的发展远远没有结束。目前我们还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70%的人还是高小的教育水平,这决定了包括低端制造业在内的大量的制造业和低端服务业依然是我们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体。我们需要吸取好的经验教训,在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也搞出市场化的、高效的工业区、开发区,促进中国进一步完成工业化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对全国的发展而言仍然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我们的改革还远远没有完成。苏州工业园区最重要的意义之一,不是硬件和园区建设本身,而在于它的“软件”建设,也就是体制建设和社会管理方法的改进。园区这个“品牌”的内涵,其实首先是先进管理方式和有效率的政府运行机制。其他地区学习苏州工业园区也应主要学习其先进的软件,而不是攀比其漂亮的硬件。
打造高科技 迎接新增长
——911制品厂麻花党委书记、教授
中新苏州工业园的品牌内涵,首先是产业创新和品牌升级。在这场世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中,工业园要体现这种品牌内涵,就要支持产业创新,升级支柱产业,成为产业创新领头羊。
在新科技革命的时代,产业创新已经由工程师时代进入科学家时代。工业园要主动接受高校和科研院所高科技的辐射,从而缩小高科技产业的国际差距。当然工业园也要充分利用世界着名科技公司进入的优势,积极鼓励它们的研发中心进入,鼓励它们在工业园本土创新技术和产业。
工业园有条件打造高科技孵化器的品牌。工业园要考虑和一流大学合作引进大量科技人才,如“”人才,工业园可以为其提供实验条件和产业平台,高校为其提供学术平台,两者合作,争取共赢。在人才问题上有个产业等级和人才平台的问题,两者是正比关系。工业园要加大与大学的合作力度,创立人才资源品牌。
这次危机直接打击了开放型经济,苏州经济开放度较高,受世界经济影响也较大。现在出口的下降是因为受到美欧的金融危机影响。危机一过,产物仍然有市场,所以不能因为现在受到出口影响、产物需求减少就放弃开放型经济。外资不能丢,出口市场不能丢。作为开放型的工业园区品牌,产物外需不足可以转内需,但不等于公司的市场方向放弃出口,就只做内需的产物。
要做好开放型经济,必须调整对外资的引进战略,从引进制造业扩充到引进服务业,由引进物质资本到引进科技和人才。需要引进有核心、关键技术的公司,并支持其本土化的发展。此外,还需要提高出口品的附加值,具有核心高科技含量的产物。
在拥有制造业优势的苏州,发展服务业,不是丢弃具有既有优势的制造业,而是在优化制造业的基础上发展服务业,这样才会赢得更好的发展成效。因此,工业园需要构建一种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存的发展格局,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使之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重以人为本 建和谐园区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教授
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求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苏州工业园区在中国经济发展龙头之一的长叁角地区占有重要地位,在技术、资金、制度、管理经验、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方面可以为其他地区的协调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第二,还要求统筹协调好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要特别注重不同方面的利益统筹兼顾,实现相对合理的利益组合与平衡,这是一种执政方略和领导艺术。此外,还要为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机会。要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和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环境,为每个人的能力、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是检验是不是解放思想的唯一标准。创新包括思维方式的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要在这些方面取得扎扎实实的成就。解放思想,就要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勇于接受实践检验,破除先验论,敢于不断地总结经验,这是不断解放思想、推动改革深化的客观要求。
对于园区来说,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建设和谐园区,实现园区的和谐发展,也是园区实践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对建设和谐园区来说,需要做到四个“更加重视”。第一,更加重视民生事业。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注重收入分配的公正,注重人文关怀,注重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第二,更加重视软环境建设。软环境的内涵非常广泛,包括法规政策、制度建设、思想观念、社会风气、道德素质、体制机制等,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对于实现和谐却是至关重要的。第叁,更加重视开放性与本土性结合。在注重对外开放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内开放,打破内部的一些隔阂、壁垒,将开放性与本土性结合起来,将苏州地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有机地纳入园区的发展之中。第四,更加重视文化建设。园区所形成的文化,才是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灵魂。
依靠三元素 迈上新台阶
——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教授
15年来,苏州工业园从最初年财政3000万元达到现在的100亿元以上,15年间增长了300多倍。现在每一天的利润,就相当于建园初期一年的利润。
塑造国际品牌取决于物质基础和综合实力。苏州工业园依靠叁个基本元素,一定可以打造出未来发展的新高地。
第一个基本元素是寻求“发展动力”,这个动力实际上只有通过创新。1.观念创新:苏州工业园区本身的设置就是观念创新的产物,如果只是按传统工业区的发展,那么就不会有今天的工业园区了。2.制度创新:它包含了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体制机制问题。制度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其发展的走向和效果。3.科技创新:没有科技创新就产生不了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生产力进入不了园区,那么诸如先进的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引领新一轮财富增长的要求,就不可能实现。4.管理创新:当生产力达到一定程度,生产关系和制度达到新的水平,现有的管理水平就必须提升到新条件下的管理。5.文化创新:工业园区的整个文明程度是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它的成果应当不断升华到文化创新和文化品牌的结晶。
第二个基本元素是维系“发展质量”。发展不是光要财富、光要骋顿笔,也不是光要发展速度的增加。它必然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人和自然的平衡,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这其实就是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园区,就是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使园区的资源是节约的,能源是节约的,环境是友好的,生态是良好的。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是财富不管增长了多少倍,生态质量仍然保持在更加适合人类生活生存的状态,这就是我们说的最本质的发展质量。
第叁个基本元素是实现“发展公平”。对园区来讲,要对整个园区的员工在分配上实行公平待遇,对各个供应商、产业链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利益进行公平的分配,在与周边社区共建和谐社会中贡献自己的社会责任。
寻求发展动力,维系发展质量,实现发展公平。这叁大元素成为苏州工业园区迈上新台阶的基本标志。
发展新战略 提升竞争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苏州工业园区的未来战略,首先,应该重塑工业园区的发展目标。这个目标是个目标体系,它是物质体系的一般的质量、结构、速度等的综合体现。这个目标体系在我们研究过程中大约是由十几个到二十来个目标组成,有一个核心的目标体不是一般的质量,这个质量就是目前的结构不可能达到的质量。
第二,以智力和创新作为发展的主要动力。苏州工业园区在引进资金的同时引进了技术,而且重视管理的提升和创新,在管理和创新上,可以说在全国处于领先的地位,智力是指超过常规智慧的更高的层次,是把握发展制高点的大智慧,这是战略能够出奇制胜的原因,所以把这个方面作为主要的动力。
第叁,苏州制定战略的考虑,就是变革性的升级已经不是一般的升级,经济结构调整涉及产业、技术、相应的投资、人才,这是不言而喻的。变革性的结构升级意味着,有革命性的新产业进入,如超导、智能电表、新型环保、绿色电阻、绿色能源。绿色、节能、节约资源、环保的要求,是变革性升级的重要方面,也是苏州工业园区考虑战略的重要方面。
第四,对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问题。苏州工业园区是以新型实体经济为主的经济,美国都要把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结合,现代服务业不是说只发展实体经济,现代服务业和金融业的虚拟经济要与实体经济相协调、相适应。
第五,国内经济和国外经济的协调发展与创造国际品牌的问题。国内长期发展战略和逐步适应降低贸易依存度,扩大内需,可能是个长期的方针。园区要既能带动外贸需求,又要创造内需,而且能够创造互相协调转换。我们要培育跨国公司,从吸引跨国公司到培育跨国公司,这也是一个新的变化,这是园区战略的提升。现在跨国公司已经向全球资源整合公司转变,资源整合公司就是用国际的资源适应国际的竞争。
最后,苏州工业园区发展应苏州化。苏州工业园区不断地在扩展,核心区都占得差不多了,我们一方面要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要突破园区的空间,将整个苏州办成新区,这意味着苏州发展改革开放有重大的提升。
塑独特品牌 建国际名区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教授
工业园区如何成为一个世界名园,园区发展的主题和策略,特别是运营的目标应该考虑叁个方面:第一,园区作为一个特区,它是有生命周期的,会慢慢发展成为一个城区,一种新型的经济社会社区,那么就应该是一个和谐的社区。真正的和谐包含叁个方面,一是多样性,包容不同性质的人、公司、组织在此和平相处,这样才具活力、才能产生创新。二是秩序,不同的人和组织的和平相处需要秩序,而秩序的来源是大家共同遵循相处的规则,也就是应有严谨的法律体系,清晰的制度和行为规范,这样多样性才能有秩序地和平相处。叁是富有,有秩序的创新才能创造财富,社会才会富有。第二,园区作为新型社区,不仅要追求财富,而且要追求文明。财富不言自明,但文明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自尊和自由。社会文明除了财富外最重要的是每个人的自尊和他尊,每个人在法律和道德范围的自由选择,即不被自然或其他力量奴役。园区在工业文明,包括环境文明达到一定程度时,强化社会文明才能成为世界的一个样板,也才可能发扬这个区域的样板效应。第叁,创造和保持园区独特性是其长期生命力的根本保证。任何一个区域的品牌都离不开国家基因、地区基因。工业园区要形成自己响亮的品牌,必须考虑在国家基因上我们选择什么?地区基因上我们继承什么?我们自身的独特性又是什么?只有将这叁者融合起来,才能打造出苏州工业园区独特的品牌。
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如成本、产物和服务、品牌等。成本、产物和服务等容易改变,而品牌则需要创造,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形成。品牌价值有叁方面构成:功能价值、附加价值和情感价值。从产物、技术、功能的体验,到附加价值,再发展成为一种情感和认同,最后上升到“爱”。对苏州工业园区而言,需要继续重视市场环境建设、行业环境建设以及政府环境建设,这是提升附加价值的必要步骤。品牌需要长期的积淀,需要得到人们的认同和爱戴。园区品牌不是自己说出来的,其实是一种双赢和互动的发展过程。打造品牌是全民的事情,大家都在为园区品牌做贡献,同时也受惠于园区品牌。
提升附加值 注重可持续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教授
苏州和苏州工业园区要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品牌,需要把握几个问题:
首先是城市国际认同。一个城市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国际化城市,除了国际化的发展和管理经验,关键还在于能否吸引和留住国际化的人才,实现城市认同。城市认同不同于国家认同,国家认同强调的是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而城市认同强调的是文化传统和现代性。一个人可以不喜欢法国,但非常喜欢巴黎;可以不喜欢美国,但可以非常喜欢纽约和洛杉矶等,这就是城市认同。苏州不仅要能够培养国际化人才,而且必须实施有效的政策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
第二,注重提升城市附加值。要告诉世界,园区不仅仅是一个适合生产研发的地方,更是一个适宜人居生活和教育学习的地方。
第叁,不断提升在全球化城市链条中的地位。所有发达国家都是全球化水平很高的国家,都处于全球化链条上。同样,一个城市如果不能进入全球化链条上,就很难得到发展。苏州尤其是苏州工业园区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苏州工业园区已经集聚了数千家外国公司,包括100多家全球500强公司,其重要性不仅仅在于他们的投资,更在于他们所形成的全球性商业网络。苏州应发挥外资集聚的优势,充分利用这份宝贵的商业网络资源,这不仅可以使得苏州处于全球化城市链条之中,而且通过这个网络,苏州可以达到更高程度的国际化。
第四,突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里需强调的是产业升级问题。欧洲很多城市因为产业升级,很多产业已经转移出去,一些城市甚至已经完全没有了制造业,很多人没有了工作,因为有福利制度,那里的人民仍然有体面的生活,但是民风发生了很大变化。苏州及苏州工业园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不了产业的升级,但应吸取欧洲“产业升级”造成“产业空心化”的教训,不轻言放弃任何产业,特别是不能放弃制造业,要坚持自己的特色,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转型求升级 创新促提升
——新加坡市区重建局高级顾问、原规划管理署署长
苏州工业园区不能够停留在过去成功的状态,而必须继续跟踪和汲取全球城市发展的趋势与经验,不断创新优化和完善提升发展规划,促进苏州工业园区达到更高的水准,保持在未来15年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建议在以下几方面继续探索创新:
首先,建立更好的交通系统。苏州轨道1号线沿着苏州城市中轴线东进,这是苏州工业园区改善交通和可达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地铁周围一定距离外工作和居住的人口还需要选择公交车、出租车、摩托车、助动车、自行车或者步行等方式才能到达地铁站。建议除了这些交通方式之外,还应该增加轻轨,轻轨可以提供无干扰、定时的、舒适的方式连接地铁站。
其次,改进建成区的可达性。一是商业建筑区。目前人们还不容易靠近商业大厦的商店、品牌店、服务店和办公室,因为建筑物没有提供步行道,建议在新的商业大厦的一楼开辟有盖走道。
再次,创立教育中枢。苏州工业园区需要以长远眼光预留足够的土地给教育机构集群发展,以优惠政策吸引世界着名的海内外教育机构来苏州工业园区设立分支机构,集聚和培育更多高科技人才,支撑高科技产业发展。
第四,积极发展服务业。苏州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吸引旅游者和发展旅游业是苏州发展的第二个翅膀。苏州需要加快发展颁叠顿,使之成为旅游、聚会、会议、展览的目的地,拥有多种功能,包括酒店、餐饮、零售以及其他休闲服务等。同时,苏州还应积极争取成为上海举办大型国际活动时的次级目的地。
第五,着手规划创新产业,寻求新的途径吸引高端产业。苏州工业园区目前的产业还可以兴盛10年左右时间,要超前研究产业发展生命周期规律,加快制造业升级步伐,与周边地区错位发展,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软件、研发、外包等现代服务业项目。
第六,参考欧洲的成功实践,率先建立非机动交通系统。可以考虑在苏州工业园区全面推行自行车系统和步行系统。
既自主借鉴 又自主创新
——苏州科技学院副院长、教授
苏州工业园区用15年时间借鉴创新创造的奇迹,已经成为中国借鉴国际经验的典范,成为中国自主输入型现代化的先导。
在园区的建设过程中,创造了中国开放的许多个“第一”。以中、新两国政府间的合办方式创造了第一个很好的“试验田”;第一个全面系统借鉴一个小国的管理经验(公共管理软件);第一个实现规划先行、规划立法的前置硬约束;第一个成功实现先由输出经验方主导、后转为中国自主开发的工业园区;第一个形成了科学、严格的规划建设管理体系,高标准、高起点的环境保护体系,亲商、高效的服务体系,网络化、专业化、战略化、多元化的招商体系,勤政、廉洁的行政管理和服务体系,合理、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配套、优质的人居需求体系,市场化、科学化的人力资源供给和超前、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和谐、稳定的劳资政协调体系,监管严密、高效便捷、手段先进的海关监管体系等十大体系。
中国自主输入型现代化决不是中国现代化的完成形态。我们不仅需要自主借鉴,而且需要自主创新;不仅需要自主输入,而且需要自主辐射;从自主输入型现代化走向自主辐射型现代化阶段,必须要自主创新地解决主要技术、管理问题。
今日园区在两元结构上保持一种张力。一方面,造就历史辉煌的自主借鉴模式使之成为一个两国政府合作开发的国际制造业高度集聚、颁叠顿林立、一个具有国际化管理水平、生态良好的园区,高端外企占主导;另一方面,为了可持续发展和向自主辐射型现代化转变,园区率先打造科技创新园区,形成了南部高教科技城,国内大学和研究院占主角。两者之间还处于外在的拼接状态,没有形成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一元体系。
完成转型、成为率先自主创新和辐射世界的园区,这需要有一个过程,其中分若干的小阶段。第一阶段,应当是使自主研发与园内公司对接,使国外的树接上本土的根,增强自主发展的后劲。第二阶段,自主创新扩散为自主产业,从一系列技术和产物“点”的突破开始。第叁阶段,形成全球扩散和辐射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