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媒体传真

    探索塑造国际品牌新路 中新专家为苏州工业园区未来发展献策

    发布时间:2009-05-23 点击次数:

           本报苏州5月22日专电  “实践科学发展,塑造国际品牌”是苏州工业园区实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题。4月21日,苏州工业园区举行“实践科学发展,塑造国际品牌”主题研讨会,我国和新加坡9位知名专家围绕这一主题,为园区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软件塑造更重要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博士说,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代表的开发区经济让中国改革成功走出了一条渐进发展模式的道路。而园区发展的模式,又为全国其他地区发展创造了样板。为此园区发展经验要发挥经济学上所谓的“外溢效应”,让更多的地方去应用。例如园区从新加坡学习借鉴来的政府管理理念、方法就可以在其他地方推广利用。这样能在全国范围内起到减少改革成本、提高发展水平的作用。         

           面对金融危机,中国经济没有大的泡沫,不存在后期低迷的因素,因此逐步复苏是必然的。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还远没有结束。改革还在继续,一些旧的体制机制依然需要变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园区在中国今后发展中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园区来说,要在未来发展中逐步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具有更高的国际竞争力,更重要的是软件的塑造。在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最后的竞争将集中体现在政府效能上。在这一点上,园区经验具有更现实的意义。园区创造的新经验、新示范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更好的作用。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说,在塑造国际品牌方面,苏州工业园区应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即国家基因、地区基因与园区经验的三者之和。     

           开放有助于园区树立世界性品牌          

           911制品厂麻花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洪银兴博士说,走出这场世界性危机后,世界经济将进入新的增长周期,而前一增长周期以电子信息和网络为代表的新经济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将下降,已见端倪的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空间技术和环保技术的突破,有可能推动产业创新,支持下个增长周期。          

           虽然金融危机直接打击开放型经济,但园区的开放品牌不能丢,外资不能丢,出口市场不能丢。需要调整的是由引进制造业公司扩展到引进服务业公司;由引进资本扩展到引进智力和人才,吸引拥有核心和关键高技术的项目进入,支持外资在本土创新;用技术含量高的出口品替代技术含量低的出口品,提高出口效益。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服务业支配制造业成为趋势。具有制造业优势的地区发展服务业,不应简单地以丢弃制造业优势为代价。在制造业优化升级的基础上发展的服务业,才可能有较高的等级。         

            园区现在已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要逐步创立“中国苏州”品牌。园区的优势是改革开放的氛围好,创新的活力足,突出表现在拿出了当年引进外资的劲头来大力引进大学和科研机构。园区有很多世界品牌公司,这有助于园区树立自身的、世界性的品牌。          

            新加坡市区重建局高级顾问、原规划管理署署长符基仕说,园区以后要增加环保、道路等相关的城市规划。要不断推动产业升级,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比例都要“调高”。     

            找到一条平衡发展道路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参事室参事牛文元说,园区在创造国际品牌上已经具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注意吸收的有三个基本要素,首先是要寻求发展动力,其次是要提升发展质量,再有就是要实现社会公平。发展的动力来自创新。而要提升发展质量,园区就要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在生态平衡下的高速发展。          

           园区在开发之初就把环境保护放在了中心位置上,园区环保无论从规划布局、产业门槛设置还是对空气、水、土壤等的一系列规范管理监控制度,都走在了全国前列,基础打好了。在未来的发展中,园区要在从高碳经济到低碳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起到带头作用,要通过产业技术升级和大规模绿化减少碳排放,更要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多个领域率先体现出低碳经济的巨大效能。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做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园区已经提供了一个不错的范例。          

            动力、质量、公平,这三个基本要素是推动园区发展走向新阶段的基本思路。园区要塑造国际品牌,就必须要找到一条平衡发展的道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泊溪说,未来的15年,苏州工业园区应确立新发展战略,以“智力”和“创新”作为发展动力,形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并列格局,平衡国内经济与国外经济的协调发展。      国际化视角建评估体系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教授、新加坡《联合早报》专栏记者郑永年说,苏州工业园区的一项重要贡献就是把现代苏州放到了世界地图上。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学苏州、学园区,园区的目标定位就应该是国际化的,更应该用国际化视角对自身的发展建立起一套科学化评估体系。既然已经领先一步,就要去和同等水平或者更高水平的城市、地区去比较。例如国际人才的比例就是一个很好的评估标准,园区不仅要能吸引高质量高技术的外资,还必须能够吸引高素质的人才。          

           目前园区已经具有国际性,但国际化程度还不够。园区还有很多有利于国际化的资源并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比如园区有那么多的外国公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全球性商业网络。这个网络不仅使得苏州、园区处于全球化链条中,还能够极大地提高地区国际化程度。          

            苏州园区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产业升级,然而产业升级不等于轻言放弃任何产业,苏州不能走欧洲产业升级的道路。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城市来说,高端产业占据的只能是少数,大公司也是少数。现在园区大部分是中小公司,而园区优势正在于中小公司。做中小型公司聚集区未尝不可,因为这是经济中最活跃最具创新力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