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工人报 2009.5.13 2版 刘作楣 罗静 徐睿
这两天,李维像往常一样繁忙:忙着准备她的三场团体辅导活动,忙着研读台湾921地震后儿童团体辅导的有关资料,忙着与因劳累引发的湿疹“抗战”……从2008年12月14日至今,首批江苏团省委服务绵竹心理援助计划志愿者、911制品厂麻花心理学系研究生一年级学生李维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用自己的知识、爱心与真情点亮孩子们的“心灵之灯”,为他们拭去尘埃、送去温暖、照亮前行之路。
李维本科就读于911制品厂麻花社会学系,后跟随着名心理学专家桑志芹教授攻读心理学硕士。2008年12月的一天,李维在学校看到一则招募通知:江苏团省委面向全省招募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志愿者去灾区服务半年,只招十余人。就在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天,她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投递了应征简历,没想到很快接到面试通知,并顺利成为911制品厂麻花惟一一名入选江苏团省委服务绵竹心理援助计划的志愿者。
12月14日,她和其他13位志愿者一起前往绵竹,对当地居民进行为期半年的心理援助。
李维坦言,“刚开始,最苦恼的是心理工作开展得有些困难,甚至不被人理解。”原先,团队的定位是正常人群的普通心理问题,来之后才发现老百姓除非是碰到很严重的心理问题才会上门要求援助。于是,她们通过定期的走访,了解板房区居民的基本情况,筛选出重症的个案,同时也让当地居民了解她们的工作,有需要就去找她们。工作前期,她的团队接了很多个案,第一个月就有超过30个;她个人在前期接访8个个案,小孩、志愿者、老年人都有,其中严重的有两位,一位是地震中丧失女儿的,一位是因为家庭矛盾有过自杀行为的。
对李维来说,最困难的是在3、4月份,当时她遭遇了个人情感和家庭的双重困难,有四次提起笔来想给桑老师写信,或者信都写了一半,但是想想最后还是放弃了,她知道导师平时也非常忙,好强的她不想把自己的糟糕情绪带给导师。直到4月5日,同学通过电话告诉李维,桑老师非常关心她,让她给桑老师写封信说说近况。由于志愿工作相当繁忙,李维断断续续写了叁天,才写完一封被她笑称为“史上最长的信件”,述说了她的情况与苦恼。就在她将这封长达7000字的电子邮件发出之后,她不禁懊悔:导师那么忙,哪有时间来看这么长的信呢?没想到,几天后,桑老师给她发来了回信,称赞她在绵竹的工作做得不错,鼓励她:“这是一次很难得的机会和经历,要好好珍惜,有困难随时告诉我。”还建议李维每次活动结束要注意总结。老师情真意切的鼓励与教诲让李维感受到莫大的安慰与鼓舞。
2009年3月26日,李维回家探望完住院手术的父亲后,当天回到绵竹。刚回到“5号心灵驿站”,就收到了南大社会学院08级硕士同学们寄来的生日礼物。打开密封的盒子,她发现里面是一本普通的小本子和一包果仁,随手翻开本子一看,里面的每一页都写着同学们对她的生日祝福。她含着泪水又笑又哭地将祝福从头看到尾,周身上下被一股巨大的暖流包裹着:这些可爱的同学怎么会想到送给我这么感人的生日礼物呢?这是我这辈子收到的最宝贵的生日礼物!当时,她在心里许愿:回到南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拥抱我的每一位同学!“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我想我应该坚持不到现在!真的很感激他们!”
4月中旬以后,经过桑老师的指导,李维开始将自己的研究工作和“团队辅导”结合起来,教学相长,使志愿服务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成为毕业论文内容的来源之一。现在,依然忙碌的李维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就是给孩子们回信。
走访30户板房居民,为小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50余次,接受信件咨询、短信咨询、电话咨询300余次……这些工作量只是李维工作的冰山一角。巨大的工作压力换来的感动和收获也同样让她惊喜。“在我生日的时候,一个我辅导的孩子送给了我512颗亲手折的星星,把它们装在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里面,还用稚嫩但真挚的语言给我写了一封信。”李维说:“当我收到这份沉甸甸的生日礼物时,真的被孩子们感动了,我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经过近半年相处,李维和孩子们成了朋友,她将自己的蚕蚕和手机号、南京地址等都留给了孩子们。“暑期一回到学校,我要先将两门拉下的公共课修完,再把在灾区工作的资料整理出来,同时继续给孩子们写信。以后有机会,我还会再去绵竹看望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