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2009年的春天,注定不同寻常。&苍产蝉辫;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国际金融危机的寒冰尚未消融,率先“突围”的苏州早已响起滚滚春雷。
自3月以来,一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在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上汇聚起“双保、双扩、双转”的阵阵春潮。高举率先旗帜,全市上下豪情倍增,斗志昂扬,正以崭新的宽广视野,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实现又好又快新跨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仅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更是苏州应对危机、抢抓机遇、迎接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 ”全市动员大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荣这样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对我们工作水平的一次大检验、大促进、大提高。”坚持学以致用,党员干部这样说。“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我们老百姓也得实惠。 ”带着殷切期待,人民群众这样说。
省委指导检查组这样评价:苏州市首批学习实践活动学习调研阶段,规定动作到位,自选动作创新,推进思想解放,突出实践特色,整个活动开局良好,进展顺利,亮点频现。
统筹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给党员干部带来一场“头脑风暴”
这场学习实践活动,对苏州而言,不啻为一场“及时雨”。
经过30年率先发展,苏州改革开放成就瞩目。但是,粗放式增长方式的窠臼一直没有完全突破。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由此带来种种矛盾凸显,挑战压力增大。“要清醒认识到,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我市仍有较大差距,如发展方式问题、产业结构问题,等等。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保增长是今年各级的首要任务。如何化危为机,实现保增长、促发展的目标?这都要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找路径、找答案……”市委常委会研究部署学习实践活动方案时,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荣的话引起强烈共鸣。
早谋划、早准备,对于学习实践活动,苏州给予了超乎寻常的重视。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实践活动开始之前,市委先后召开了6个座谈会,并发放2000份调查问卷,认真听取党代表、人大代表、基层一线代表、公司经营者等各界人士对学习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派员赴无锡、东莞等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城市考察学习;市委成立了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实施意见和实施办法,全力做好准备工作……
3月10日,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召开,首批113家单位、76309名党员参加迅速投身学习实践活动。市委的要求非常明确:围绕“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实现又好又快新跨越”的主题,要找准三个着力点、在四个方面求实效,即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在保增长、促发展上求实效,在解决民生问题上求实效,在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上求实效,在优化服务上求实效。
三个“着力点”、四个“求实效”体现了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对苏州科学发展的深入思考。
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按照“双保、双扩、双转”的要求,把当前困难形势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倒逼压力,在克难中求进,在创新中提升,在转型中发展,力争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苏州的学习实践活动注入了鲜明个性。
学习实践活动,重在学习。
全市动员大会后,三天内8场辅导报告学习相继推出。结合当前的形势和学习实践活动的内涵,王荣,911制品厂麻花党委书记洪银兴,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县委书记雷鸣雄等,先后带来了《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任务》《科学发展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弘扬延安精神 推动科学发展》等专题报告。一场场报告会,就是一个个科学发展观大讲堂,让党员干部们听得如饥似渴,新的“头脑风暴”润物无声。
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也采取了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分散学习与专家辅导,理论学习与案例研讨,支部学习与集中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理论武装头脑。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四套班子、各部门各单位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320次。市和各县级市、区两级共举办各类讲座和专题报告会2048场,14万多人次参加了专题学习。
为保证学习实践活动的实效,指导检查监督工作同步扎实展开。市委成立了10个指导检查组,严格把握各个环节,动员不深入不放过,工作不到位不放过,措施不扎实不放过,确保开局规范、形成声势。由52名同志组成的宣讲团巡回宣讲,将科学发展观的最新理论成果传播到城乡各地。
学以致用。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在深入学习调研基础上,全市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蓬勃而起。围绕着“要不要科学发展,能不能科学发展,怎么样科学发展”的热烈话题,党员干部深入查找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深入探索把握发展规律,进一步形成了共识,增强了信心。
学科学发展、谋科学发展的浓厚氛围,迅速在全市形成。
应对危机,化危为机,“保增长、促发展”成为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最好检验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当前形势下,能否化“危”为“机”,在克难中求进,在创新中提升,在转型中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这是检验苏州学习实践活动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
理论结合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是前提。
市领导率先垂范,从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始,带头认真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带头解放思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按照分工,分赴各自联系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着重围绕应对当前经济形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重大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形成调研报告。截至目前,市四套班子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的课题达130多个,各地各部门各单位领导班子结合工作纷纷撰写调研报告,全市1785个调研课题先后完成。
一边深入调研,一边努力将调研成果转化运用。
围绕省委、省政府《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等7个政策文件精神,市委在调研基础上,确定了7项重大调研课题,由市领导负责,专门组织深入调研,为下一步出台相关文件,努力形成长效机制打下基础。我市不失时机促转型,明确了新的产业方向,制定出台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化纤纺织服装等“6+4”重点产业振兴计划,促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发展。
各地各部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破解发展难题,加强分析研判和政策支持。一个个优化服务环境的务实举措破壳而出。在落实中央、省有关取消行政性收费项目政策的基础上,我市再次梳理和清理了全市行政性收费项目,取消、停止60多项涉企收费。对市级机关33个部门267项非行政许可审批和登记项目进行清理、审核和界定,加快推进部门审批职能向一个处室集中,审批处室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规定动作”保质保量,“自选动作”丰富多彩。
开发区是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在苏州制度创新中起着先行先试的作用。我市把17个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的学习实践活动摆到突出位置,专门下发指导意见,专题召开座谈会,建立市领导联系点制度。指向非常清晰: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开发区要在保增长促发展上狠下功夫,在产业转型升级上狠下功夫,在体制机制突破上狠下功夫,力求发挥在保增长、促转型中的主力军作用,在体制机制创新中的先行军作用。
按照中央和省委有关精神,我市精心构筑起服务基层、服务公司、服务群众这一“三服务”活动载体。由市级机关、部省属单位组成的91个联络组,与全市61个乡镇、33个街道和20个经济开发区展开对接,结合自身职能送服务到基层,并帮助排查和解决问题。目前已收集到各类问题743个,涉及民生保障、新农村建设、公司融资、城建规划、生态环保、综合治理、财税体制等方面,形成提议124件,已立案转办事员114个,办结11件……
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确立新标杆,谋求新突破,干部群众的发展动力正不断得到激发。
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学习实践活动成为集民智、凝民心、顺民意、解民困的满意工程
学习实践活动搞得好不好,重点在于解决突出问题,关键在于取得实效,最终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
围绕解决突出问题,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助推发展、取信于民。学习实践活动伊始,市委就提出了“打造群众满意工程”的要求。
学习实践活动,不是关起门来搞学习、搞调研,而要走出门去,沉下身子,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为了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市委专门开通了全市学习实践活动网站,及时反映学习实践活动进展动态,设立“书记市长,请听我说……”栏目和科学发展论坛,广泛征求网民意见。
4月9日,王荣专程做客苏州新闻网、苏州党建网,以科学发展与苏州为主题,与广大网友进行了互动交流。1个多小时的交流中,广大网友表现出很高的关注度和热情,提出了300多条意见和建议。事后,一些网友激情撰文,直抒胸臆:这样的活动直击经济民生的热点问题,实现了市委主要领导与基层群众直接沟通,形式新颖,内容实在,让我们感觉到党和政府科学发展的决心,战胜危机的信心,问计于民的真心、为民办事的诚心。
听民声、察民情、集民智,各级各部门不断畅通、丰富问计的渠道:邀请来自基层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流动党员代表列席学习实践活动相关会议,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开展“我为苏州科学发展建言献策”征文活动,收到征文400篇,一个个对于保增长促发展、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服务等重点热点问题的解决之道背后,是群众高涨的参政议政热情;举办学习实践活动知识竞赛,来自全市38支代表队、114名参赛选手参加了比赛;面向广大市民发放600多枚征求意见“首日封”,收集意见、建议6000多条……
通过多种多样的渠道,我市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达7600多条。面对一条条来自基层群众的呼声和建议,全市各级各部门对梳理出的1300多条较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分类,凡具备条件改的立即改,需要创造条件、较长时间解决的限期改,涉及多个部门的问题整合力量改。
边学边改服务公司发展,边学边改转变工作作风,边学边改多办惠民实事。
学习实践活动中,苏州更加突出保增长与保民生的统一,促进转型与促富民的统一,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全市初步拟定实事项目161件,千方百计稳定和促进就业,积极落实鼓励公司吸纳就业和稳定岗位的各项政策,加大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力度,进一步落实高校毕业生的各项就业扶持政策……
一件件改善民生的举措,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铺就着苏州人民的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