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林逸鹏教授曾经因为发表“收藏当代传统型书画作品等于收藏废纸”的观点而“着名”,最近,又因为提出“中国画的新精神”而“闻名”。
说来惭愧,2001年,就在国内书画界就林逸鹏“收藏当代传统型书画作品等于收藏废纸”的宏论争论不休时,我并未能及时予以认真关注,不过,坦率地说,当我后来结识了林逸鹏,了解了这场硝烟弥漫的论争的来龙去脉后,对于他的看法,我才情有独钟。
学术界有所谓的“木桶理论”,意思是说,木桶的成功与否不是取决于它最长的那块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不过,大千世界往往比一个木桶要复杂,有时候,“短板”与“长板”恰恰是统一的。中国画这个“木桶”其实就只有一块板,这就是:抒情传统。在一定的条件下,它是中国画成功的“长板”,条件改变之后,它又会成为中国画失败的“短板”。简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形成了“抒情传统”这一特色,不过,这里的“抒情”并非美学意义的,而只是一种“中国特色”,也就是说,它并非真正的抒情,而是为抒情而抒情,是抒情的抒情,或者,叫做场外抒情,是置身于历史现场之外的吟咏、呻吟、感伤。因此,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内容往往是自我修饰,因而完全是修辞的而非语法的,只是内容的形容词化,可以称之为:“修辞学取向”。中国人经常说的玩味、品味、把玩、游戏,都是这个意思。
中国画的“中国特色”还尤其严重。它的抒情更是远离了现实的在场。“物我两忘”就是“物我两无”,“此中有真意”,其中的“真意”也早已在“不求甚解”中烟消云散。自然、社会、人生都被看空了,画家之使命也不是去亲和自然、社会、人生,而是于自然、社会、人生中亲证。再联想一下中国的园林、盆景、假山、病梅、曲松、细腰柳眉……中国画的这一“中国特色”应该就不难臆测。
说到这里,再回头来看林逸鹏的“废纸论”,答案也就非常简单而且清楚了。
中国画的成功,其实完全在于特定的社会条件。漫漫千年,它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无非是因为特定的社会条件使然。可是,特定的社会条件一旦不复存在,“千年一律”也就演变为现在的“千篇一律”。当然,较之中国古代诗歌,中国画似乎是“苟延残喘”得特别顽强者。不过,这丝毫也不能证明中国画存在的合理性,只能证明,由于中国画比中国古代诗歌更为形式化,正是这一“更为形式化”的特征延缓了它的衰落,因此,也才“笑”到了最后。遗憾的是,恰恰也就是这样一个时间差,导致了众多后来者的懵然不知、泥古不化。每一笔每一划都是古人,游世、玩世、虐世、弃世,没有灵魂没有尊严没有关爱没有忧心,缺乏一种被伟大的悲悯照耀着的厚重力量,“风雅”不见,只闻“颂”声,最终,质变为对生活的精致化、玩意化的闲情把玩,也沦落为林逸鹏所不屑的一堆“废纸”。“国粹国粹”,却并非凡“国”必“粹”,更多的情况是:“国”而不“粹”。所以林逸鹏提示:“弘扬祖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并非就是“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斯言确实发人深省。
不过,在近十年的时间里,相信林逸鹏一定也始终面对着难言的尴尬。试想,学术的问题、文学艺术的问题,什么时候能够通过简单否定就能够得到解决?正确的方式,其实是“立而不破”。只有“立”字当头,“破”字才能全在其中。
因此,他从容沉潜,上下探索。并且,在蛰伏近十年之后,他又一次“破门而出”,推出了《中国画的新精神》、《中国画的未来之路》等宏文,同时,也一并推出了自己的最新画作。
林逸鹏这次依旧是出手不凡。登场伊始,就提出“中华民族对善与和平的理解和追求,就是未来中国画的新的艺术精神”这一全新思路。就我个人而言,无须掩饰,我要说,对于他的看法,就像对他的“废纸论”一样,同样是情有独钟的,也同样是旗帜鲜明地予以支持的。将“对善与和平的理解和追求”作为中国画的新精神,确实是一个洞见。
当然,更有说服力的还是林逸鹏的艺术实践。林逸鹏这次推出了自己的新作:《云南印象系列》、《酒吧系列》等作品。这些作品浸透着水墨的新视界——一种开放的水墨思维,从中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开始。
通观全部作品,给我深刻印象的,就是他纵横叱咤于中西古今之间的非凡气度。在他的作品里,以情感人的意境之美,清新脱俗的人格之美,充满节奏感的韵律之美,中国画的这至今仍旧鲜活的叁“美”,处处流淌在他的作品之中。林逸鹏的作品可圈可点的地方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在这里我无法一一涉及。当然,即便是到目前为止,他也还没有停止艰难探索的步伐。我们目前所看到的,还只是他的第一个十年,还有着第二个十年、第叁个十年……然而,他的第一个十年所获得的丰硕成果就已经足以让我们惊叹。
更何况,他的对于中国画的新艺术精神的提倡为当代中国画赋予了新的灵魂,他的富于原创性的艺术作品也为当代中国画的探索提供了深刻的启迪。因此,他在未来的更大成功,无疑也一定是可以期待的。
(作者为著名美学家 911制品厂麻花教授 博士导师 911制品厂麻花国际传媒研究所所长 出版《中国美学精神》、《中西比较美学论稿》等学术专著十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