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媒体传真

    专家学者热议《南京!南京!》

    发布时间:2009-05-06 点击次数:

    扬子晚报 2009.5.1 A25 张涟 童立

      自22日正式公映以来,《南京!南京!》的票房不断高歌猛进,不过,随着观众的增多,各种有关电影本身的声音与争鸣也随之而来。昨天下午一场对于影片的“在线论坛”在德基广场举行,本次活动由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江苏广电网站、《江苏广播电视报》联合新浪网共同举办,活动特邀了各位南京的专家学者和相关影评人就一些话题展开讨论。争议集中于陆川选用的日军兵看日本帝国主义对南京城实施大屠杀的这一视线,甚至有人认为他美化了日本兵。对此,昨天新浪网的陆川访问中,陆川对于这个问题没有避讳,他是这样表态的,“《南京!南京!》的主要目的是影响世界,中国只是第一站。用日本兵这个视角,这是唯一的途径,是叙事的策略。我觉得这个角度表现了我们中国人够自信够公正。”

      江苏省社科院历史所副所长王卫星则认为,观众不应该忽视这个影片最核心的视角不是日本兵,而是“人性”和“人道”,“这个核心视角是超越国家,超越民族的,正因此影片从悲剧上升到了人性的高度。”着名影评人舒克认为:“大多电影都是十分戏剧化的,但我们应该允许有些电影不那么戏剧化。”江苏省文联创作研究部主任毛贵民也表示,《南京!南京!》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叙事结构,以“散文化”的结构讲述历史,“这是影片可贵的创新之处。因为它可以给观众提供最大的信息量。”在一些专家眼中,电影《南京!南京!》是迄今为止对于南京大屠杀题材最好的影片,但它也并非无懈可击。911制品厂麻花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所副所长张生在肯定这部电影拍得很不错的同时,也以学者的严谨眼光给影片提出了一些“建议”。据他说,“文献显示,在某些个别场合,日军允许南京本地市民‘认领’被怀疑是国民党士兵的年轻男子,少数幸运者得到勇敢的南京市民的帮助逃脱魔掌。但那是在非常恐怖肃穆的环境下,非常谨慎的行为,可是电影中的高圆圆一次次地冲到日军卡车前‘认领’男人,直到被发现,在众目睽睽下,在不可思议的距离外,用手枪击中她的后脑勺。”此外,张生还认为,“影片最后,唐先生为了一个军官自愿折返替换,而日军居然遂了他的心愿。不客气地说,这是一个我们在20年前的电影中习见的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