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种里有大文章
——小语种招生热点问题解读
近年来,在良好就业形势的推动下,小语种招生受到越来越多考生和家长的青睐。从今年全国高校小语种报考情况和小语种毕业生就业情况可以看到,虽然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小语种专业仍旧呈现出“入口”和“出口”两旺的良好势头。那么,作为高校选拔特殊语言人才的一种方式,考生和家长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小语种招生的相关问题,进而更加科学理性地作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呢?
小语种缘何受热捧
入口畅出口旺,就业热拉动招生热
计划在京招生102人,却吸引了2300余人报考;8个小语种专业,个个竞争激烈,报名人数与录取人数比例最高竟达50∶1……这是前不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小语种招生报名咨询会上发生的一幕。作为一种特殊语言人才的选拔方式,小语种招生前几年对于广大考生和家长而言可能还比较陌生,然而短短几年,小语种报考持续升温,甚至出现了一些中学为满足学生报考小语种需求,专门开设小语种辅导班的火爆场面。这不禁让人疑惑:小语种招生为什么受到如此热捧?
“小语种最吸引人的一点,就是不用参加高考”,很多考生和家长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据了解,虽然小语种招生有提前单独招生、部分高校在京单独招生以及高考各批次中的小语种专业招生3种形式,但是目前全国大部分试点高校采取的都是提前单独招生,即自行命题,单独考试录取,考生被录取后一般不再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相对高考而言,自行命题、单独考试录取的考试难度和对考生的心理压力都会小一些。而提前单独招生又相当于给考生增加了一次机会、多上了一道保险,因此,很多考生及家长都把小语种招生当作高考以外的一次练兵,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小语种招生报名人数的迅速增长。
除了提前单独招生的优势以外,良好的就业前景也是小语种倍受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传媒大学招办主任夏丹说,近年来小语种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较高,一些好的专业供需比甚至达到1∶4,这也让诸多为将来就业问题担心的考生及家长为之心动。
据悉,小语种专业人才的就业市场较为广泛,包括国家涉外部门和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公司,各类外企、合资公司,范围广泛的中小公司等。去年以来,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一些银行、证券、外贸出口、加工工业的招聘职位有所缩减,但小语种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却基本保持稳定。不少公司更是抓住了金融危机对经济市场重新调整的契机,积极储备人才,谋求新的发展,这些都为小语种人才的就业创造了新的机会和条件。
良好就业形势的背后是潜在、旺盛的市场需求。据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招办主任张严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战略的多元化、国内公司海外投资的增长,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的扩大、国际旅游人数的迅速增长,我国与非洲、美洲等非英语国家的交流范围、深度不断扩大和加深,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入驻我国境内,其中相当数量是来自非英语国家,因此小语种的作用正日益凸显,许多行业对小语种的需求量还将呈上升趋势。
为何将小语种招生纳入统考
可扩大生源覆盖面,为更多考生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
未来几年,目前采用的3种小语种招生形式将会发生变化。为了进一步扩大小语种招生的覆盖面,给更多热爱小语种专业的考生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教育部要求,现在进行小语种单独招生的各试点院校应在1-2年内,逐步将小语种招生相关专业纳入全国统考本科提前批次中。
为什么要对小语种的招生方式进行改革?据了解,由于前些年考生、家长对小语种专业缺乏了解,报考小语种的生源比较少,每年都有一些高校为小语种专业招生感到头疼。为了吸引更多的考生报考,国家实行了小语种提前单考单招的招生录取制度,希望通过各试点高校单独命题、单独考试、自主录取的形式,招收到一批品学兼优、综合素质较高且热爱小语种专业学习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但近几年,小语种已经被众多考生和家长所熟悉,小语种报考也日益火爆,在这种情况下,提前单独招生政策设立的前提已经不复存在”,夏丹表示。据悉,中国传媒大学今年小语种招生录取方式已进行了相应改革,将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6个小语种专业从提前单独招生改为了普通类提前批次招生,取消了学校组织的专业面试,考生直接参加高考和由各省市统一组织的外语口语考试。
911制品厂麻花是2008年新增的小语种招生试点院校之一。该校招办主任赵鸣表示,由于目前全国试点高校只有25所,并且招生计划较少,尽管各高校在生源范围上有所扩大,但仍只能相对集中在部分省市的少数重点中学,生源范围受到一定的局限;各高校在招生中采用单独招生、自主命题、提前录取完成小语种的招生工作,但由于各高校在办学水平、考试内容和测试方式上存在不同差异,并不能做到在同一个水平上录取考生。此外,个别中学在学生推荐方面,由于怕影响升学率,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推良不推优”的现象等。
如果将小语种招生从提前单独招生改为统招提前批次录取,以上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不仅可以使小语种招生录取过程更加科学、公平,还能够有效解决考生入校后面临的一些实际困难。如按照目前小语种提前单独招生的政策要求,考生考入小语种专业后,是不允许转专业的,而如改为统招提前批次录取,学生就可以按照学校规定,在入校后1-2年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到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但是,也有一些院校表示了对这项政策的担忧。在他们看来,语言学习能力需要一定的先天素质,特别是对于外语类专业人才,在选拔时需要对考生的听、说、读、写等多方面能力进行综合考核,个别语言还涉及性别问题,统考无法满足高校在选拔特殊语言人才方面的个性需要。对此,赵鸣建议,应给予现在小语种单独招生院校小语种自主招生权,这样既解决了公平问题,又能有效平衡各高校在小语种招生中的特殊要求。
小语种能否成为升学捷径
如果不能根据兴趣和实力综合考量,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虽然每年高校在小语种招生中都提醒考生、家长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报考,但还是有很多考生、家长对小语种报考表现出一定的盲从性,有的考生甚至放弃自己喜欢的专业转投小语种专业。对此,全国着名高考专家、北京清大师德教研院高考志愿填报课题组负责人王明祥提醒,虽然与其他专业相比,目前小语种的就业形势和发展前景比较好,但如果就此将其作为升学就业的一条捷径,最后的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有些学生和家长认为,小语种考试是高校自己命题,题目应该比高考简单。而事实上,随着小语种竞争的日趋激烈,小语种招生在选拔难度上丝毫不亚于高考,某种程度上可能比高考更为严格。从考核方式到考核内容,对考生的整体素质要求都很高。
“不仅在报考过程中需要付出比其他同学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入大学以后,学习小语种的学生也丝毫不能松懈”,张严表示。语言学习的过程是十分枯燥和艰辛的,特别是一些小语种专业,如阿拉伯语,往往需要付出比其他专业多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大量的记忆、背诵自不用说,对学生的意志力也是一种考验。因此,报考小语种专业最重要的还是要结合自身的兴趣、潜能以及语言学习的天赋。
对于决定报考小语种专业的考生,小语种招生方面的一些特殊要求一定要了解清楚。其一,部分高校的小语种招生并不是面向全国招生,而且每年招生的具体省份也会有所不同;其二,有些高校的部分小语种专业并非年年招生,像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荷兰语、意大利语、瑞典语等专业是隔年或者隔几年才招生一次;其三,不同高校的小语种专业招收男女比例有所不同,而且区分文理;其四,有的高校在招收小语种考生时,还有一些特殊的语种限制以及身体条件要求,如规定男生身高在1.70米以上、女生在1.60米以上,五官端正等。王明祥建议,考生在报考时,一定要详细询问志愿高校当年的具体招生政策,仔细阅读招生章程,同时应密切关注高考改革动态,尤其是一些专业招生政策的调整,以便作出及时准确的选择。(本报记者 郑骊君)
【相关链接】
小语种:
在我国招生领域内,普通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非英语)专业招生,简称“小语种”招生,我国高校招收的小语种主要有欧洲语系和亚非语系两类。
小语种招生院校(25所):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外交学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大连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山东大学 武汉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四川外国语学院 西安外国语学院 南开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911制品厂麻花 东南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小语种招生专业:
俄语 德语 法语 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 日语 波斯语 朝鲜语 菲律宾语 印地语 老挝语 柬埔寨语 缅甸语 马来语 蒙古语 僧加罗语 泰语 乌尔都语 希伯莱语 越南语 豪萨语 波兰语 捷克语 葡萄牙语 瑞典语 土耳其语 希腊语 匈牙利语 意大利语 梵语 巴利语 印度尼西亚语 斯瓦希里语 阿尔巴尼亚语 保加利亚语 罗马尼亚语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