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媒体传真

    研究生培养要提倡学科交叉

    发布时间:2009-04-30 点击次数: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9.4.28 2版 罗静 卞清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培亨在911制品厂麻花作的“以人为本,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报告中提出,研究生培养要大力推动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提倡“小题大做”,力戒“大题小做”。

      “从培养研究生的角度说,要大力推行和培养多种学科之间的交叉,且是真正的跨学科,而不是形式上的跨学科。” 吴培亨认为,在研究生培养上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阶段有机会接触各种学术思想,而且能使学生拥有比较开阔的学术视野。在科学研究中,抓住一个问题不断深入,才能有所创新。“如果这里做一点,那里做一点,大题小做,也许可以发表文章、可以毕业,但是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来说是不可行的。”

      对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911制品厂麻花而言,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关键问题。吴培亨认为,真正做到培养创新型人才,一定要尊重各个人的特点,根据各个人不同的特点有目的的加以引导、启发和培养。

      “在现实中,很多学生往往是本科毕业论文做的是一项研究,到他读硕士、博士时做的还是同样的课题,导师也常常习惯于此,这对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利。” 吴培亨介绍说,物理界非常有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在一个公共的房间里陈列了研究小组历届博士论文的题目,仔细观察会发现,成名的人当中所研究的领域与博士论文题目不相符的有很多。“要有比较宽阔的视野,尤其要通过各种学科的交叉、学术的综合才能创新;要有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要有专业的敏感性。” 吴培亨认为这三点是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吴培亨引用王国维的“叁种境界”提出了他对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并进一步解释说,创新型人才要着力培养“叁种境界”,既“扎实宽厚的基础”、“献身精神”和“抗挫折能力”。“和过去老一代人相比,经济条件的提升和独生子女的背景,使现在的学生不大吃得起苦,但越是条件优越,就越是要强调王国维的这‘叁种境界’,对培养学生非常有益。”吴培亨强调。

      在对研究生培养上提出要求的同时,吴培亨也不忘本科生的培养。他建议,名家共上一门基础课,轮流领衔,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更多的学术享受。在保证必要的教学次序、教学制度的前提下,为学生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特点。在教学上,不但要教给学生成熟的知识和理论,还要告诉学生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和空间,“就像看一本小说、一部电影,最高的境界是要让人有回味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