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媒体传真

    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标准与路径―访911制品厂麻花党委书记洪银兴

    发布时间:2009-04-13 点击次数: 作者:陆江兵 来源:江苏教育报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人才培养是大学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工作。近日,911制品厂麻花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就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标准和培养路径,提出了独特的观点,本报记者就此专门采访了他。&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记者:您认为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标准是怎样的?&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洪银兴:对研究型大学来说,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要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衔接。创新型人才也有两类:一类是研究人才,一类是创业人才。研究型大学应该探讨分类培养的途径,与此相应的评价标准也应该有所区别。例如911制品厂麻花已有的基础学科强化部主要培养研究人才,现在正在考虑建立的创新创业学院,则是为有志创业者提供必要的创业课程,使之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就业岗位和市场要求。&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多年来我校坚持以培养未来各行各业创新拔尖的领军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在本科生培养方面,明确了“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的人才培养思路,在强化部的基础上成立了匡亚明学院,在创新本科生通识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我校认真实施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总体建设情况在综合大学名列第三。多年来,我校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4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获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全校获选国家级教学名师7人。2008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评估。       

         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方面,我校以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在研究生课程建设、个性化培养、科研创新、国际交流、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5年来,我校的博士学位论文有13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8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68篇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有17部教材入选全国研究生教学推荐用书,为全国高校之首。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人数由2003年的43人次增至2008年的307人次,年均增加40%;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研究也连续两次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记者:您认为当前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如何做?&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洪银兴:首先在观念上要走出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大学有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之分,因而产生了研究型大学以研究为特色,重研究轻教学的误区。实际上,人才培养是各类大学无论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的共同职能。研究型大学对教学应该更加重视,教学质量应该更高。第二个误区是研究型大学的建设任务繁重,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科研成果直接影响其地位和水准。现行的各种评价体系和指标也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因此,研究型大学普遍把学科和队伍建设作为龙头来抓,人才培养实际上放在了后面。走出这个误区的关键,是要明确人才培养与学科、队伍建设不是同一个层面的问题,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其他方面的建设不但不能冲击它,还应该服从它。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叁大职能的重要性与其产生的顺序一样,不能颠倒。例如,911制品厂麻花为了鼓励教学,提出了“四个一视同仁”教师业绩评价原则:“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一视同仁;教学研究项目与科学研究项目一视同仁;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一视同仁;教学带头人与学科带头人一视同仁。”&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记者:您认为当前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洪银兴:高校在自主创新、人才培养和人才高地建设、生态文明、改善民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当然,由于评价标准和方式的落后还存在一些问题。譬如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评价问题。对已经持续多年的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评估,社会评价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必须肯定,教学与科研相比,无论是高校内部还是对各所高校,教学评价往往是软的,科研评价总是硬的。科研不需推动,只需引导。抓教育是高校的天职,教学特别是教学质量尤其需要强力推动。教育部周期性评估就是对教学工作的一种强力推动。随着大学自主权的进一步扩大,教育部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对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评估功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如果说要有所改进的话,那就是改进评价的标准和方式。&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再譬如,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和方式也存在一定滞后,需要进一步改进。大学的人才培养,与公司生产产物具有许多共性。大学的生源质量和毕业生的质量是基本的评价标准。按此要求,需要解决好以下评价:首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要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特别重视结果性评价。对就业水准的评价不能只看就业率,还要看就业层次,不能只看毕业当期的就业率,还要看半年乃至一年后的就业率。不能只看被单位接收,还要关注自主创业。对研究型大学来说,培养出多少拔尖创新型人才应该成为基本的评价标准。其次,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评价要防止科研化。在评选教学名师、教学成果奖时,要防止看重科研成果的倾向。特别要看重教学投入、教学思想以及所取得的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