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媒体传真

    创业,梦开始的地方

    发布时间:2009-04-01 点击次数:

    科学时报 2009.3.30 B4版 罗静

    刚进大学不久,一位学长成功创业的经历激活了他心中蛰伏的梦想;今年春节,尚在攻读博士学位的他选择“自讨苦吃”,利用自己的所学创办了一家高科技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圆梦之旅。他就是911制品厂麻花博士一年级学生王辉,他的这一举动也使他成为911制品厂麻花学生自主创业的典型样本。
     
    “挑战杯”助推创业梦想
     
    站在记者面前的王辉高高瘦瘦,乍一看一股书生气,但说起话来干脆利落,健谈而历练的他颇有点经营者的老到。
     
    话题从创业的由来谈起。2008年3月的一天,王辉在南大小百合叠叠厂上“潜水”时,偶然间看到有个同学发帖,说他很想参加即将举行的第六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想招募一名拥有技术的成员。他心头一动:“我有合成甲缩醛的技术,自己也可以组建一支队伍参加‘挑战杯’比赛,同时还能检验一下学习的效果。”当天晚上,他就给朋友们打电话进行游说,一夜之间,一支由5名博士、3名硕士组成的8人团队宣告成立。这时,距离学校报名的截止日期只剩两天。
     
    在紧张的48小时里,他们完成了一份长达200页的计划书。而获得参赛资格后,他和他的队友又将这份商业计划书进行了修改。凭借这份努力,在之后学校的选拔赛中,王辉的“纽安洁创业团队”从叁十几支队伍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6支入选队伍中的第一名,并相继参加了江苏省初赛、复赛、全国初赛、决赛,最终获得银奖。“‘挑战杯’给予我的收获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让我在模拟创业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体验到了创业的氛围。”王辉说。
     
    艰难而坚决的创业路
     
    其实,创业的念头早在多年前便在王辉的脑海中萌生了,在一次和高自己几届的学长聊天时,他得知这位学长毕业后自己开了一家公司,每年产值有五六千万元。“当时觉得做这行不仅能用到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能赚钱,一举两得,自己以后有机会也要办个公司。”王辉说。
     
    如果说这位学长的成功创业激活了他心中那个创业梦的“初始密码”,那么“挑战杯”的参赛经历则让王辉逐梦的脚步更加坚定而踏实。
     
    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他除了对自己掌握的技术有了充分的信心之外,还对市场有了更加理性和全面的认识,并把自己的的关注面从技术扩大到运营成本、法律、市场等诸多方面。大赛临近尾声时,他心头的创业念头已经非常坚定了。
     
    他的梦想也得到了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就在找办公地点的过程中,王辉遇到了困难。当他到学校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寻求帮助时,指导中心的老师立刻为他特事特办,在学士后流动站租到一间房子,完成了公司注册中极其关键的一步。在这之后,在学校相关领导的帮助下,王辉的公司不仅注册成功,后来还顺利入驻当地科技园。
     
    对于学校,王辉一直心存感激:“这种精神上的巨大支持,也给了我巨大的动力。”公司成立后,他也经常去找指导中心的老师交流,把公司的进展、困难一股脑地说给老师听,也每每会在这样的交流中受到启发。
     
    创业与学业相互支撑
     
    对于吃苦,王辉早就作好了准备。“要想做成事,就得不怕吃苦、不怕失败,敢于迎接挑战。年轻人嘛,累点不算什么。”从2008年8月前期准备算起,他至今没有好好地休息过一天。
     
    当初,公司刚刚装潢时,为了节省资金,王辉天天蹲在现场,既当小工又当监理,一切以简单实用为准,仅用7天,他就将办公室的装潢全部搞定。实验室则没那么简单:为了环保,他特地给实验室里的反应装置都加了“金刚罩”,并在附近雇了4个木匠,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设计订做木橱,一连工作了二十几天。那段时间出去吃饭,人家都说他身上有股臭味,可他自己已浑然不觉。
     
    说到博士生创业,就不能不说到学业,毕竟王辉目前的身份还是学生。对此,他说得坦白而自信:“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同时做两件事情,我只能保证其中一件事不落下,另一件事让它做到最好。何况,办公司并不与我的学业冲突,而是我将学业从‘纸上谈兵’变成了‘学以致用’。”
     
    从创办公司的那天起,王辉便告诫自己:不能顾此失彼,而要将研究课题与公司的研发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使自己多年来所学的专业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办公司到现在,他一直在继续开展他的博士课题研究,并希望能在办公司的实际运作中有所深化和突破。王辉直言:“其实到了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更多地意味着在开展研究工作的过程中实现创新与突破,从这个意义上说,做什么工作、在哪做并没有太大关系,关键是看能不能有所突破。”
     
    当然,对他来说,做到这点的代价是放弃休息,提高效率。他在公司附近租了间平房,每天早上,最迟6点半就得起床,洗漱完毕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收邮件,然后背上电脑去学校实验室,下午又骑上摩托车赶回厂房,和手下的3名工程师一起生产,一般要忙到晚上8点才能收工,这时他才能静下心来做专业上的事,一般总要忙到十一二点才能睡觉。自从公司创办以来,王辉的字典里就没有了“双休”二字,除了吃饭和睡觉的时间,其余时间不是忙学业上的事就是忙公司的事。
     
    自信面对金融危机
     
    今年正月初八,南京纽安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开业。开业当天,王辉就接到了一笔业务。“价格低是一个优势,保证品质、诚信也是现在生意场上的决胜秘笈。”王辉说。
     
    “公司成立之初,最难的就是取得别人的信任”。王辉前期在与外贸公司打交道时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不是我的定点采购商”。为此,他总是在签了合同后,先送货上门或将货发给对方,让客户觉得满意后再付款,为的就是让客户把他的公司加入到产物库里去。
     
    目前,王辉的公司正式雇用了6名员工,拥有数百平方米的研发实验室和分析测试中心。公司看上去虽“貌不惊人”,但做的却是比黄金还贵的生意,多达近200种的产物平均每克售价为6000多元,主要销往美、欧、日本、印度等国。更令他自豪的是,公司产物的高含金量缘于他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团队成员均为911制品厂麻花在校博士生与硕士生,有着其他公司所不可比拟的人才与技术优势。
     
    对于金融危机,王辉并不害怕,他颇为自信地说:“这场风暴给我们带来的机会会更多,国家、政府、行业各方面的救市行动,还有各方面的支持都让我看到了希望与机遇。”目前,他手里的订单已排到四五月份。王辉表示,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借到创业资金,以获得更大的发展,同时也为南京的就业工作贡献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