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2008.10.15 1版、3版 郑晋鸣 李骁轶
近年来,江苏经济呈现出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方面,不少公司纷纷关门打烊,另一方面,财政收入却步步攀升,居民的“幸福指数”也随之高涨。这个现象引起人们的好奇:按理说大量公司关门是经济萧条的表现,江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现象?
江苏省省长罗志军的解释是,产学研的完美结合,公司科技含金量的提高,是产 业结构调高、调优、调强的关键。
研企官叁分家,“两张皮”显问题
谈起产学研结合,美国的“硅谷模式”应该算是“鼻祖”了。在这块高校云集的土地上,斯坦福大学、加大伯克利分校和加州理工大学与学校周围的“邻居”——思科、英特尔、苹果等大公司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不但是地理上的“好邻居”,更是真正的“好朋友”、“好伙伴”。美国硅谷已经被经济学家公认为“产学研结合的成功范例”。
但以前在我国,由于地方公司对科技带动效益的“科技引擎”利用不够,高校很少主动和政府部门、公司密切合作,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重视度不够,缺少政策法规的“利好”等因素,导致知识产权产业化不够,公司发展与知识发展好像“两张皮”,即一方面是公司埋头苦干却仍旧停留在粗放型增长的“皮”,另一方面则是高校和科研机构纸上谈兵,缺少把理论和科技成果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公司生产力的“皮”。高校和公司各打各的牌,“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当年,高校里存在着一批偷偷摸摸的“地下工程师”和“星期六工程师”——知名的教授、专家学者以及带领的科研团队,空有技术水平,获得各项专利奖无数,却不能名正言顺地把成果转化、利用到相关公司的生产,往往在工作日之余,才能偷偷指导需要帮助的公司,还万般提心吊胆、羞于启齿;而另一方面,常常能听到来自公司的抱怨,因为缺少科研力量支撑,没有高层次、高水平的
技术专家,公司不但没有发展的后劲,甚至还在做低环保、高污染,高成本、低效率的工作。
扶上马送一程,产学研“一股绳”
江苏的科研实力在全国是佼佼者:全省拥有40万科技大军、13万研发人员、近4000个研发机构和上百所大学,如何把这样的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让“两张皮”拧成“一股绳”?
911制品厂麻花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全兴,长期从事树脂合成和离子交换与吸附技术的研究,并将其成功地用于工业水处理、有机催化、药物提取、血液灌流和环境保护等领域。2002年,张全兴和911制品厂麻花师生一起,筹建了江苏南大戈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随后又以公司为依托,组建了江苏省有机毒物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全兴和他领衔的公司近年来已经成功为长江、淮河以及海河流域11个省、30多家公司,建立起40多项废水处理工程。
短短几年时间,通过政策引导、机制创新,江苏已经形成了多领域、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局面,加快创新型江苏建设的“能量转换器”已经初具规模。近五年来,江苏省约30所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签订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合同共计35360项,合同成交额87.9亿元,年均增长幅度20%以上,预计新增产值342.87亿元。
江苏产学研合作能够达到如此大的规模,要归功于江苏省委省政府对形势的清醒认识。“扶上马送一程”,江苏早就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并由最初的3亿元逐年增加到了10亿元,共组织实施了300个项目,其中属于产学研合作的达238项,不少经过国家长期科研攻关、代表我国科技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正是在成果转化资金的引导下向江苏集聚,并向产业化“转身”。
产学研好处多,结构优多方赢
产学研结合,高校里的科研人员心里高兴。他们对记者说,江苏高校鼓励“人才带着成果转化”,出台政策鼓励教师带着科技成果加盟科技公司,允许教师在职、兼职甚至离岗创业,让大家放下包袱。当年偷偷摸摸的“地下工程师”、“星期六工程师”,如今成了名正言顺的公司董事长、首席科学家、科技特派员。
产学研结合,高校和研发机构的领导、负责人心里高兴。由于看中南京工业大学的科教资源优势,30多家公司将研发中心建到了学校。几年来,这些研发中心已陆续研发出近百个项目,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南京工业大学因公司研发中心的进驻而受益良多,“十五”期间学校科研经费达到7亿元,其中60%左右的科研经费来自合作公司。科技资源和产业发展在这里形成了良性互动。
产学研结合,公司经理人、主管心里高兴。记者了解到,几年前,南京林业大学的杨树新品种南方型杨树(俗称意杨)在江苏省北部地区试验推广,建立了大量的工业原料林。如今,杨树及其加工业已成为苏北地区的一项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这些杨树也被群众誉为“扶贫树”。产学研合作已成为苏北农业特色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手段和渠道。
从高校、公司“两张皮”,到产学研结合“一股绳”,理念的转变不但给高校和公司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更加快了江苏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关键词,在长叁角地区这一观念很快成为共识。江苏已从过度依赖资金、自然资源和环境投入,以量的扩张实现增长,逐步转向更多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进步,以提高效率获取经济增长,依托产学研的充分结合,给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追入大量好“肥”。
不久前,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在江苏各地调研考察时再次强调,“推进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江苏建设创新型省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一直以来,江苏就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并立足江苏,面向海内外,引导和支持各类科技资源进一步向江苏集聚。如今,江苏已逐渐成为全国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和科技创新创业的热土。&苍产蝉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