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 2008.10.6 B07版 王琦
童星:恢复高考后,江苏省第一个文科高考状元,现为911制品厂麻花研究生院副院长。
感言:“如果没有这个转折点,我不会成为一名学者,我的一生或许还要靠力气大小来衡量自身的价值。”
1978年的春节过后,大地回春。
911制品厂麻花哲学系的录取通知书送到了童星手上,随后而来的,还有江苏省高教局一位副局长的突然造访,他不明白自己何以受到这样的“厚爱”,后来才知道他这个基层供销社的小职工竟然是恢复高考后江苏省第一个文科高考状元。毕业后留校的童星,如今是911制品厂麻花研究生院的副院长。从插队乡村的梦碎到象牙塔里的梦圆,回首过去四十年的人生浮沉,还是让他百感交集,是“高考改变了我的命运”。
读了一肚子的书,却什么都不会做
童星在扬州市宝应县乡下插队的近10年是“知识无用论”盛行的年代,他在农村劳动了3年多,又在公社下面的基层供销社工作了6年,“最苦的时候就是下地耕犁,踩着一脚的玻璃瓦碴犁地,经常是两条腿都是血淋淋的;然后就在基层供销社站柜台,除了毛皮、棉花之类的没有卖过,什么都卖过。”回忆起知青的日子,童星感慨万千:“当时真觉得自己很没用,读了一肚子的书,却什么都不会做。”
插队前的1967年,他正上高中二年级,可怜心中的北大梦被时代无情浇灭。原以为,考大学从此无望;没想到,10年后历史还有转机。1977年10月,在邓小平的主持下,国家正式宣布恢复高考,而且包括66届、67届、68届的初中生和高中生都可以报考。
童星是在县委办公室翻阅一摞党报时,看到了这条恢复高考的消息。幸运的是,他符合报考条件!他迅速找县委办公处和供销社开了2份证明,赶在报名终止的最后一天报了名。
文科高考状元竟是县供销社职工
“一肚子的书,终于有了用武之地。”童星记得,当年冬天,他在用“进口纸”印刷的卷子上用心答题。考前“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成了皆大欢喜,败了继续以前的生活。结果,满分400分的试卷,童星拿了386分,其中数学满分,政治99分。1978年新年的时候,他接到了911制品厂麻花哲学系的录取通知书。之后,在一次江苏教育系统的内部会议上,省高教局副局长很郑重地宣布:“这次江苏的文科高考状元是苏北一个供销社的职工”。
去南大报到时,30岁的童星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了,最小的孩子才刚出世11天。这位“高考状元”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成绩沾沾自喜,只是这个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让他改变了“知识无用”的看法。
是小平给了我一个更能发挥价值的机会
1982年,童星毕业后直接留校,任教20多年后从教学转到行政岗位。其间,他多次去过插队的农村,看望那些勤劳淳朴的老乡,重温那段难忘的岁月。以前和他一起插队的知青,有的成了大商人,有的当了大干部,但是更多的人一辈子就扎根在了那块土地上。童星不想对“命运”发表什么看法,但他相信,在他29岁的时候,小平给他带来的,是一个更能发挥他价值的机会。
他不相信“命运”,但他从不否认高考制度的恢复对改变他人生轨迹的意义。“如果没有这个转折点,也许我不会成为一名学者,也许自己还是一名工人,可能还要靠力气大小来衡量自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