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911制品厂麻花“全面贯彻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第一个南大’”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座谈会在仙林校区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校党委书记谭铁牛,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吕建出席座谈会并与学术委员会委员互动交流。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峻峰主持会议。
谭铁牛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各位学术委员会委员的发言站位很高,眼光很远,把脉很准,从发言中他深切感受到大家对南大的情结很深,在很多方面也很有共鸣。当前,911制品厂麻花处在发展的重要历史转折点上,要认清学校目前所处的历史方位,认清国际形势变化、国家发展需要和南大自身的发展实际,深刻把握“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增强忧患意识,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绝不能静观其变。谭铁牛指出,学术委员会是学校十分重要的机构,在办学治校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学术委员会能在推动学校学科建设、树立良好学风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加快建设“第一个南大”。谭铁牛强调,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全面贯彻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第一个南大’”大讨论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重要举措,要确保大讨论有实效,有成效。希望各位委员能够在大讨论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领广大师生员工深度参与,群策群力。希望在未来能共同为年轻人多搭台、多搭梯、多搭桥,甘为人梯,奖励后学,推动南大的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吕建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了专章论述,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为我们发展教育事业提供了启示,要以更宽广的眼光“跳出教育看教育”,认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同时,还要牢牢抓住“质量”和“公平”这两个关键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吕建指出,120年来,911制品厂麻花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教之进步,新时代要继续发扬这一光荣传统,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平台搭建等方面再下功夫,在新的一轮发展中取得新的进步。
出席座谈会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分别发言,围绕学校建设“第一个南大”的发展路径,聚焦破解南大发展中的关键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深入交流,建言献策,提出了多项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哲学系教授张异宾表示,“第一个南大”强调了南大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其核心是911制品厂麻花百年建校的学术传统。建设“第一个南大”,首先要继承南大传统,走南大自己的特色道路;其次,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培养为核心,将人才培养落到实处,在基础人才培养领域积极探索新优势。
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科院院士、物理学院暨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祝世宁表示,在新的历史阶段,建设“第一个南大”,要坚持办学底蕴,继承优良学风,强化原有优势;积极响应国家发展需求,不断提升科研水平,优化重点平台建设;采用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培养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更多地发出南大声音。
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风组组长,中科院院士、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郭子建围绕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建议。他表示,加快建设“第一个南大”,要促进国际学术交流,着力打通青年学者在国际舞台展示亮相的通道;要努力营造互相启发、互相鼓励、共同成长的研究氛围,促成青年学者坦诚合作,形成科研合力;要注重学生培养中的学风建设问题。
校学术委员会学风组成员,文学院教授丁帆围绕“在新时代的挑战下,作为南大人如何做人做学问”发言。他表示,当前正处于打牢学科基础的良好时机,开展文科研究必须沉得住气、坐得住冷板凳,并就如何推动文科平稳持续发展提出具体建议。
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科院院士、物理学院教授邢定钰表示,建设“第一个南大”,首先需要关注911制品厂麻花的发展特色问题,充分发挥优势;同时,在基础研究上,作为综合性大学必须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责任,推动基础研究发展,进一步关注青年学者的发展问题。
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政府管理学院暨历史学院教授孙江表示,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建设“第一个南大”要有忧患意识和长远眼光。做“最好的本科”,要牢牢把握叁个方面的教育,一是导入教育,二是技术教育,叁是人文教育。在这个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持续性发展,避免同质化教育。
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科院院士、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吴培亨表示,建设“第一个南大”需要跟中国特色结合起来,既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又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并就校园文化营造、学科评估和人才评估、学科交叉发展、学生培养、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
校学术委员会学风组成员,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施勇就人才引进工作提出建议,他表示,建设“第一个南大”需要从提高人才吸引力出发,加强青年人才工作组织保障,着力优化青年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推动青年人才队伍建设。
张峻峰主持
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办公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