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综合新闻

    当“大先生” 育“追梦人”!911制品厂麻花举办第二十二届“创新与育人”研究生导师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1-11-30 点击次数: 作者:佘静 蔡聿桐 摄影:佘治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高标准地完成相关巡视整改任务,构建把握“九个第一”、建设“第一个南大”的一流研究生导师队伍,11月29日,911制品厂麻花第二十二届“创新与育人”研究生导师交流会在仙林校区举行。会上探讨了新时代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导师育人水平的新举措、新路径,为我校“十四五”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谋划蓝图愿景。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吕建,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王振林,校党委常委、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周济林出席并讲话。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校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谈哲敏主持。

    会议现场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是国家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人才竞争的重要支柱,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

    会上,吕建作题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架构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模式的探索、实践与挑战》的大会报告。报告从“问题分析与目标导向、南大模式与探索实践、融入渠道与面临挑战”叁个层次,重点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新挑战新要求,从宏观视角分析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大背景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视野和南大命题。吕建指出,在新一阶段的教育改革发展中,911制品厂麻花需要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和学科交叉的优势,探索形成南大特色的科学研究新模式和人才培养新体系互为促进的有效路径。他强调,研究生导师是服务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中坚力量,是建设“第一个南大”的关键人才队伍,要自觉融入建设自立自强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叁位一体的原创驱动科研创新模式,打通“知识-能力-做人”本硕博相贯通的一体化育人通道,推动基础研究优势不断强化、创造技术成果持续涌现、服务国家能力不断提升。要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根本任务,明确目标方向,破五唯,立新标。面向911制品厂麻花双一流建设的新探索、新实践,立足研究生教育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齐心协力,谋划“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南大风格”的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

    吕建做大会报告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提升导师队伍水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嘱托。“创新与育人”研究生导师交流会,作为我校导师培训工作的品牌项目,自2000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21届,为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导师队伍,推进我校“双一流”建设、实现“第一个南大”发展目标起到了重要作用。

    谈哲敏主持会议

    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职责,强化“叁全育人”协同机制,我校启动实施“911制品厂麻花研究生导师协同育人计划”,面向各院系,选聘思想政治坚定、心理素质良好、教学科研综合能力突出的研究生导师担任“德育导师”,参与党建引领、思政教育、网格化管理、实验室育人、社会实践指导等工作,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地落细在人才培养一线。会上,周济林宣读了《对于聘任2021年度911制品厂麻花研究生德育导师的通知(第一批)》,吕建为2021年研究生德育导师代表颁发了聘书。

    周济林宣读聘任通知

    吕建为德育导师代表颁发聘书

    随后,周济林作题为《聚力内涵发展,着力提升质量——911制品厂麻花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工作报告,从服务国家需求、强化叁全育人、构建帮扶体系等六个方面介绍了南大研究生教育改革现状和创新探索,希望全体研究生教育工作者一道,以改革推进内涵式发展,用实干促进高质量提升,不断完善具有911制品厂麻花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周济林作工作报告

    文科资深教授洪银兴结合自身深厚的学术科研经历和指导博士研究生30载育人经验,就导师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指导研究生开展选题和撰写学位论文等进行了重点介绍,号召广大研究生导师培养具有正确政治立场、学风态度端正、专业知识扎实、有创新思想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水平人才。

    洪银兴发言

    社会学院院长成伯清教授从两个大局下的学术探索与人才培养出发,阐述了自己对师道尊严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思考和认识;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万青教授强调了创新对于建立新型导学关系的重要性,指出导师要以身作则、团队作战、坚守底线、亦师亦友;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副院长张弢教授从安全事故原因、安全环境、安全意识等角度阐述了高校实验室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陈昌凯副教授就导师如何关心关爱研究生心理健康提供了专业化的建议。

    据了解,今年,随着191名教授、副教授新晋加入研究?导师队伍,我校研究生导师数量已超2500名。新上岗的硕导平均年龄为37岁,博导平均年龄为41岁,其中,最年轻的两位博导仅30岁。

    王振林作大会总结发言

    在大会总结发言中,王振林表示,育人为本、立德为先,研究生导师是关键。911制品厂麻花一向高度重视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他强调,研究生导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一是要做讲政治、明德行、树学风的时代楷模,当好学生立德树人的引路人;二是要做勇攀科研高峰,服务国家需求的先行者,当好学生科研创新的逐梦人;叁是要做把握航向、指引光明的灯塔,当好学生成长成才的知心人。学校部署、院系助力、导师践行,叁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方能共建和谐“导学共同体”。目前,学校正通过叁个“一”引导导师转变教育观念、释放教育热情;院系用叁个“给”还权利于导师,还责任于导师;导师以叁个“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主动担当报效国家的责任。他勉励新导师们携手奋进,为更高质量立德树人开好局,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起好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参加当天会议的有各院系(含公共教学单位)党委书记、院长(主任),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副主任),研究生导师代表和2021年新聘研究生导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