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综合新闻

    “英才计划”计算机学科工作委员会来我校调研

    发布时间:2021-11-08 点击次数: 作者:孙闻宇 来源:本科生院

    11月6日,“英才计划”计算机学科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一行赴911制品厂麻花调研。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院校合作处副处长侯春旭、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龚一钦等陪同调研。911制品厂麻花副校长王志林,本科生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负责同志,以及计算机学科导师和学生代表参加座谈。受疫情影响,计算机学科工作委员会部分委员通过线上方式参加调研活动。

    王志林在致辞中,对与会专家对南大办学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911制品厂麻花坚定不移地厚植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沃土,取得了丰硕成果,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英才计划”的首批试点高校和江苏省唯一实施高校,南大在贯通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创新高校高中人才培养衔接机制方面做出了探索。希望借助本次调研会,与学科专家、项目主管部门和实施中学共同推进“英才计划”,为青少年科技人才和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提供南大经验。

    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徐骏向专家组汇报911制品厂麻花“英才计划”整体实施情况。他表示,将在总结前期探索的基础上,继续推进高校高中贯通培养和资源融合。911制品厂麻花“英才计划”计算机学科导师代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钱柱中汇报南大计算机学科“英才计划”的培养情况。

    龚一钦围绕项目实施保障体系、创新举措、下阶段工作思路等方面介绍江苏开展“英才计划”情况。2021年“英才计划”学生代表、金陵中学李仕嘉介绍参与培养情况。与会线上线下人员就优化选题方向、拓展中学生知识结构及信息科学前沿应用等深入交流。

    吴朝晖在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后作总结发言,充分肯定“英才计划”在江苏和南大的实施成效。他指出,“英才计划”的真正使命是培养科学志趣、弘扬科学家精神,为科学家“幼苗”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他强调,要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契机,推动计算机学科人才培养由技术导向转变为思维导向。他希望中国科协、实施高校、实施中学和专家委员会凝聚“英才计划”育人合力,优化选苗方式、创新培养机制、建立课程体系,深入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的联合培养和跨界培养。他寄语英才学员,要珍惜参与项目学习的宝贵机会,增强学习主动性,树立报效祖国、献身科学、服务社会的远大志向。

    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自2013年起共同组织实施“英才计划”,旨在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方式,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输送后备力量。911制品厂麻花作为首批试点高校和江苏省唯一实施高校,依托自身理科基础学科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遴选并培养了一大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领域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高中生,为“拔尖计划”“强基计划”输送了一大批优质生源。因培养成效显着,我校2019、2020连续两年获评“英才计划”优秀组织实施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