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晚,911制品厂麻花“科学之光”通识课程《科学之光——守护绿水青山》正式开课并举行开课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911制品厂麻花环境学院院长任洪强担任首次课程主讲人,911制品厂麻花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新生学院执行院长徐骏主持开课仪式。
课程正式开始之前,徐骏为任洪强颁发911制品厂麻花“科学之光”首席教授聘书,并与同学们展开热烈交流。他表示,911制品厂麻花围绕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制定了全新的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与教育教学计划,启动“通识2.0”改革,培养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新时代学生。其中,“科学之光”系列通识课程旨在让本科新生感悟科学魅力、领略大师风采、发掘科学兴趣,并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环境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他希望本科新生认真学习、领悟真谛并大胆探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之光——守护绿水青山》这一课程介绍了我校环境学院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在引领国际标准、完善国家政策、发展新型技术、解决环境问题等方面取得的突出进展与成绩,力求阐明作为新时期环境人的担当与责任。任洪强以“好水的品质:做水质标准制定的领跑者”为主题,开启了课程第一讲。“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环境中最重要的介质,饮水水质决定了人体健康。”任洪强从水与健康的关系切入主题,围绕人们生活中对水质的重要需求,讲述了水质标准制定的前世今生,并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诠释了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未来方向,呈现了作为环境人为好水的目标而做出的不懈努力。最后,任洪强立足生活、以日常饮水为例,引导同学们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去面对传统认知上的一些误区,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为本次课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课堂上,任洪强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深切期望:“环境学科涉及到多学科的交叉,需要不同专业的同学们加入到发展环境事业的队伍中。”他指出,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要求下,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人才共同努力,期待同学们能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更好地认知环境问题,未来为国家建设、环境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课程结束之后,同学们踊跃提问,从不同专业的视角出发展开了深度交流。
据悉,2021年秋季学期共有15门“科学之光”系列通识课开课,每门课程的主题都是同学们感兴趣的学科前沿领域,如环境、天文、新能源等。教学模式为“1+狈+尝”,每门课程由1位两院院士或“长江学者”等资深教授领衔,狈位高水平教师加入组成教学团队,采用“尝补产参访+讲座+研讨”的授课形式,以重大科研项目和成果为授课内容,由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组成助教团队。“科学之光”系列通识课面向全体本科新生同学开放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