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综合新闻

    [“尊师重教月”系列报道]我校推出尊师重教月系列活动 聚焦教学学术

    发布时间:2015-09-08 点击次数: 作者:教务处 来源:教务处

    9月7日晚,我校鼓楼校区逸夫馆9楼报告厅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师生见面会。“911制品厂麻花本科生跨学科学术研修计划”首个特色项目——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本科生驻院研修”项目的首期59名驻院学生与包括勒克莱齐奥、周宪、何成洲、杜骏飞等12名导师见面, 意味着本项目正式实施,来自不同院系的本科生组成5人以内的研习小组,以“青年研修者”的角色,在跨学科的专任导师指导下,在感兴趣的学术领域自由探究。“本科生跨学科学术研修计划”是我校在深化“三三制”教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新探索,学校还将联合一系列校内高端学术平台,陆续推出特色研修项目。

    当前,高等教育发生着深刻变化,创新人才培养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和阵地,本科教学有诸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内容。正值第3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校推出首个“尊师重教月”系列活动,旨在弘扬教学学术文化,提高教学师资队伍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激发教师投身一线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的内在动力,从而促进911制品厂麻花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

    今年的“尊师重教月”系列活动以“崇教厚德、尚学明道”为主题,设“观教?教学成果展示”、“论教?教学学术论坛”、 “崇教?教学荣誉表彰”三大板块。“观教”板块拟面向校内外公开展示近年来我校课程、教材、实践教学等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并邀请一批中学教师观摩我校优秀教改课程展演(通识课程、翻转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等),有效提升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

    “论教”板块将分别组织校内外名师、我校着名校友、青年教师,开设“南大论教”教学学术论坛(包括名师论教、优青论教、校友微论教、南大系创业家论坛等线上、线下分论坛),围绕本科教学发展趋势、一线教学经验、特色教学理念和方法、创新创业教育等内容展开研讨。其中,由教务处、校友总会联合举办的“校友微论教”平台已于8月26日上线,收到了海内外校友的广泛回应。截至目前,共有1147名校友参与活动,获赞教师305位,获赞课程165门。“南大系创业家论坛”系列活动拟邀请南大系创业家共话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借助校友力量,探讨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谁来教、如何教、教什么,从而推动学校双创教育进一步发展,共同服务南大系创业者。该活动将于9月中旬面向广大师生开放。

    “崇教”板块拟面向校内资深名师、投身教学改革前沿的中年骨干教师、取得优秀教学成果的青年教师、开展课内外教学效果突出的一线教师等群体开设一系列的奖教金评选,并广泛宣传近些年“教学终身成就奖”、“青年教师教学成果奖”、“我最喜爱的老师”等获奖者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提升广大教师的教学成就感和荣誉感。9月10日,将在原有的教师节庆祝大会中,增加“尊师重教月”启动仪式、“奖教金颁奖典礼”、“创新创业专家咨询委员会聘任仪式”等环节;10月上旬,将举办“我最喜爱的老师”主题颁奖晚会,作为“尊师重教月”压轴活动。

    本届“尊师重教月”系列活动从8月下旬开始,至10月上旬为止,主要活动集中于9月开展。校办、宣传部、校友总会、团委、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单位将联合举办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充分动员教师、学生、校友叁方之力,并通过校内外的新闻媒体资源,利用新闻报道等形式,宣传911制品厂麻花教学学术研讨风尚及教学典型人物、事迹,扩大911制品厂麻花“尊师重教月”系列活动的影响。

    在尊师重教月期间,院系也将围绕教学改革的重点、热点问题,开展相关的教学学术活动。电子学院将于9月中下旬举办“互联网+融合创新下的大学本科教学发展研讨会”。届时,国内知名教育管理专家、高校教学主管领导和主持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的一线教师,将围绕“大学如何通过教育与技术融合创新推动本科教学发展”这一主题,各抒己见,深入探讨。

    在积极营造教学学术氛围的过程中,学校还将采取多种手段加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根据学科特色,邀请校内外高水平教师为本科生授课,提升教学质量。二是完善教师聘任制度。在职称聘任、岗位聘任方面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要求和质量标准,推进“同学欢迎、同行认可、校友满意”的教学工作评价和考核方法,在教学岗中推行“公开课”评估形式,由校家同行对申请人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提升教学岗的公正性和美誉度。叁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建立高质量的专业化、系统化的教学发展支持与服务体系,创新教师教学支持和服务的形式与手段。积极开展新进教师教学专题培训、名师工作坊、院系教学专题培训、教学沙龙、个体教学咨询等活动;设立青年教师境内外教学研修专项,开阔教师的教学视野,加快我校本科教学与国际接轨,并为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储备优秀青年人才。四是强化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工作,对于教学质量不高的课程,中止其一段时期的教学,学校和院系共同帮助教师进行课程改进和提升,如整改效果不佳,则采取必要的退出机制,守住本科教学底线。(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