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综合新闻

    金陵学院喜迎近叁千名2015级新生

    发布时间:2015-09-06 点击次数: 作者:朱艳文 来源:金陵学院

    9月的911制品厂麻花金陵学院热闹非凡,校园内拱门高悬、彩旗飞扬、红幅飘曳,一年一度的迎新工作拉开帷幕。9月4日至5日,在一片热烈、喜庆的氛围中,近叁千名2015级新生满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走进浦园,开启崭新的大学生活。

    (李升阳 赵苏砚 摄影)

    亲切慰问倍显关怀

    9月5日上午,911制品厂麻花校长助理、金陵学院院长陈建群等学院党政领导和学院相关单位负责人陪同下走访了迎新现场,与新生及家长亲切交流,看望慰问了迎新志愿者和广大师生,并与新生和家长共同欣赏了各院系精心准备的迎新特色活动。在绿色通道现场,院领导向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亲手送上装有生活必需品和励志书籍的新生大礼包,鼓励他们珍惜大学时光,勤奋学习,积极进取。院领导一行还前往新生缴费处、军训服装办理点、暂住证办理点、学生宿舍、食堂等询问了新生的报到、入住和伙食情况。陈建群对迎新工作的井然有序表示肯定,并对全院参与迎新工作的广大师生员工表示感谢。他鼓励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融入新集体,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实践活动,过充实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通力合作保障迎新

    在金陵学院的总体部署和统一安排下,各部门对本次迎新工作高度重视、细心准备。教务处提前调配教室,为新生接待及咨询服务提供场地;发放《新生入学手册》,为新生及时做好学籍注册及证件办理等工作;落实教材发放、课表等教学环节,保障开学、开课工作顺利进行。学工处及时为新生安排宿舍和发放军训服装,制作教学楼大平台迎新各院系报到点分布图及新生报到流程图、乘车路线图、班车时刻表,在校门口宣传栏及时张贴并通过网络发布。保卫处提前与交警部门取得联系,做好校园内车辆的调度,并印制车辆行驶路线图,确保校内交通畅通,同时在校内普及防诈骗知识,提醒学生和家长注意财物及人身安全。为方便新生缴费,财务处联合银行在校园内设置人工服务区,为学生办理更改银行卡密码、挂失、查询等业务。后勤中心在校园内设置多个开水供应点,为学生和家长义务提供开水,并提前做好餐饮、卫生、维修等后勤准备工作。总务处积极落实校内在建施工的检查和扫尾工作,并与南大本部车队协调,落实新生报到期间车辆的保障工作。团委和各院系学生组织的志愿者为新生提供报到引导,并向全体新生发放《新生入学指南》。图书馆派专人在迎新点设置工作台,及时为新生办理图书证件。校医院在确保新生体检工作安全有序进行的同时,安排专人在新生报到现场提供医务保障服务。网络中心安排专人为办理“一卡通”提供技术保障,确保在使用过程中无障碍、无差错。

    创意迎新诚意十足

    大平台上,各院系别出心裁,以不同的方式欢迎新同学,用无限的创意与温情给新生带来不一样的开学季。传媒学院印制了指纹地图和愿望墙,新生们在各自所在的省份摁上手印并写下对大学生活的期许。商学院的志愿者精心准备了各种造型的拍照板,为新生们记录珍贵的瞬间,为家长们量身定制的“新生家长会”更是让大家倍感温馨。外院在现场放置了体现金陵学院学生特色的“蓝精灵”拍照板,供新生和家长拍照留念。信工院为新生准备了创意十足的“机器人迎新舞”,极具专业特色的表演吸引大家驻足观看。化生院准备了抽奖转盘,不仅有水果、饮料等常规奖品,还为新生提供了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等“私人定制”服务。城资院精心编排了“锤子舞”,独特的服装造型和动感的舞步彰显了城资学子的蓬勃朝气。艺术学院特别印制了符合本院特色的“新生指南”,为刚进校的大学新生指点迷津,志愿者们“头上长草”的造型更是成为校园里一道绿色风景。

    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在迎新现场,到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团委和各院系学生志愿者500余人身着志愿服、胸佩工作证,在叁十多个工作点热情为新生服务。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服务的质量,志愿者们还进行了明确的分工,有的在大平台举着引导牌,烈日下依然坚守岗位,为来往的新生和家长提供指引;有的“一对一”指导新生报到,协助新生交纳学费、办理户籍和宿舍入住手续,陪伴他们走完报到的所有流程;有的在校内各个路口答疑解惑,为前来咨询的新生和家长解答各类问题。后勤服务中心党员组成的“党员服务车”小分队骑着电动车穿梭在校园里,为有需要的新生和家长义务搬送行李。办理完报到手续,志愿者们还带领新生和家长参观了教学楼、宿舍区、图书馆、食堂、运动场以及叁湖、两园、竹山等地,让新生和家长亲身感受了金陵学院的学习生活环境,周到的服务让前来报到的新生和家长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金陵学院 朱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