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综合新闻

    911制品厂麻花举办《抗战中的南大记忆》展览

    发布时间:2015-09-02 点击次数: 作者:刘成 来源:新闻中心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缅怀历史,以史育人,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9月1日下午,《抗战中的南大记忆》在911制品厂麻花仙林校区展览馆开展。校党委书记张异宾与校长助理范从来共同为展览揭幕,校档案馆馆长吴玫介绍本次展览的筹备、制作与特点等相关情况。校党委党委、宣传部长王明生主持仪式。校党委宣传部、档案馆有关工作同志及学生代表约60余人参加了开幕仪式。

    张异宾书记在致辞中说,作为全国开展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的一部分,911制品厂麻花通过文献整理、资料挖掘,梳理了一部分抗战中的911制品厂麻花的前身——中大、金大抗战历史,向人们展示了在高校战线的可歌可泣的抗战记忆。这份记忆和南京这座城市的记忆一样,和整个中国的抗战记忆一样,都是人类历史上沉痛的记忆的一部分。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维护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的人类和平。希望同学们学习先烈们英勇无畏的抗战精神,在新的时代与现实面前,与民族同命运,与祖国同呼吸,用自己的力量、智慧建设伟大文明富强的祖国,维护世界和人类和平的长久实现。

    本次展览共分同仇敌忾,救亡兴起;自强不息,西迁办学;筚路蓝缕,弦歌不辍;不畏强暴,顽强抗争;精忠报国,众志成城;浴火重生,凯旋东还;揭露暴行,正义审判;铭记历史,珍视和平等八个部分,全景展示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到抗战胜利后中大、金大东还南京这一历史时期学校师生的爱国事迹和不屈的民族精神。

    (佘治骏 摄影)

    《抗战中的南大记忆》图片展由南大档案馆于2014年9月立项启动,12月拟定展览大纲。馆内6位熟悉校史研究的同志广泛搜集南大前身学校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抗战时期的相关史料,划分专题进行整理、研究和发掘,并于今年6月编写完成图片展送审稿。在此过程中,校党委副书记朱庆葆、分管档案工作的校长助理范从来亲自来馆听取筹备工作汇报。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明生多次对展览筹备工作提出指导意见,认真审阅了全部展稿,提出许多重要修改意见,并现场指导布展工作。结合校领导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展览又多次进行了修改、充实,更趋丰满。

    据介绍,本次展览除部分内容借鉴了以往校史展和其它专题展的展出内容外,大部分均为原创研究成果。展稿所选取的史料丰富、类型多样、时间跨度长,共展出图片和史料近400件,其中:历史报刊(《申报》、《大公报》、《中央日报》、《中央大学日刊》、《国立中央大学校刊》、《金陵大学校刊》、重庆《新华日报》等)相关报道89篇;档案文献28件;馆藏中央大学学籍档案上的照片75张;相关图书上的图片42张;从互联网下载图片60张;馆藏声像类档案(含档案馆、拉贝纪念馆、校史博物馆)照片65张;从其它渠道查询搜集的图片18张;自行拍摄抗战遗址照片4张;编制统计图表11个。

    本次展览以史料为依据,用数据说话。对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至1937年“七·七”事变前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师生的抗日救亡运动进行了系统的概括总结,对中大、金大西迁办学的成就进行了有说服力的梳理总结。本次展览开拓性地理清了中大、金大爱国青年抗战时期在校从军、奔赴抗战前线的基本脉络,特别展示了一些青年学子的个案。本次展览在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料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金陵大学教授在发起建立救助难民的“南京安全区”中的贡献进行了客观的概括表述,是展示的一个亮点。

    (新闻中心 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