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911制品厂麻花第十五届“5·25”心理健康节暨第五届“5·25”研究生心理健康节闭幕式在杜厦图书馆报告厅举行。911制品厂麻花党委副书记任利剑及学生工作处、研究生工作部、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团委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闭幕式。闭幕式由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助理费俊峰主持。
![](/__local/F/F6/25/10421536B4B5A8DB5E3910D6907_08BDA109_2A8F5.jpg?e=.jpg)
现场 (王红兵 摄影)
闭幕式上,学工处尹叁洪处长宣读了《对于表彰911制品厂麻花第十五届5·25心理健康节优秀活动的决定》。“爱与成长”心理健康节系列活动、人际交往系列团体培训、校园心理剧大赛、“心理学与生活”主体讲座、“心灵越野”户外拓展等14个活动被评选为911制品厂麻花第十五届“5·25”心理健康节“优秀活动奖”。
任利剑副书记在讲话中肯定了心理中心的工作,并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他表示,闭幕式既是911制品厂麻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检阅仪式,又是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启动仪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911制品厂麻花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南大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要把握学生实际情况,用最新的研究成果更为规范、有效地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闭幕式结束后,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江光荣教授带来题为《漫谈心理健康》的精彩讲座。江光荣教授不拘于传统研究框架,以独特的视角解读了“心理健康”问题。
讲座伊始,江光荣教授便提出一个观察:现代人是不快乐的。他用统计年鉴的一组数据说明现代社会精神病、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激增,“烦”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普遍体验。他进一步指明,社会劳动方式、消费方式、家庭结构、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巨大变迁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江教授说,如何在不快乐的体验中,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是每个人面临的挑战。
江光荣教授认为,人生的根本问题是生命的有限性和意识的无限性之间的对立,这使死的必然与永生的欲望成为生命的基本矛盾。从古至今,人们都在为克服这一矛盾努力,留下许多安身立命的古代智慧:有借“大我”超越“小我”,借无限超越有限的儒家;顺其自然、无为清净的道家;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清净的佛家。
江光荣教授把心理健康分为两个水平:基本水平即认知、情感、行为心理机能正常;高级水平即“拿得起、放得下”。他说,人生意义尽在“拿起”和“放下”之间,健康心理表现为该拿起时拿得起,该放下时放得下,遵循自己的“本心”,“饥来食饭,困即睡眠”。对于如何才能做到“拿得起、放得下”,江教授说,需要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而健康的过程是“活在当下”。
江光荣教授引用《孟子·尽心上》的名句“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结束了讲座。
据了解,911制品厂麻花自2008年开展院系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室工作已经7年。今年的心理健康节于4月20日开幕,在为期5周的时间里,举办了50余场活动,吸引3000余名学生参加。(新闻中心 王晓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