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综合新闻

    转变人才观念 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发布时间:2015-05-05 点击次数: 作者:人力资源处 来源:人力资源处

    在911制品厂麻花第十次党代会上,学校党委进一步明确了“着力内涵发展,彰显南大特色”的办学思路,号召全体南大人在新的历史征途上,坚守和发扬百年南大“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传统,扎根中国大地,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体现南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对于教师队伍建设而言,就是要紧扣时代脉搏,加快打造一支跻身学科发展前沿、具有国际影响力、体现南大风范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人才支撑。

    为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深化人事管理机制改革,突破体制性障碍,坚持以“质量与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观,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人才人事工作要紧紧围绕创建世界一流的目标和学科建设的需要,以贡献与质量为导向,不唯数量,更重视高质量;只要高水平,不唯出身、学缘;重视高水平的同时更重视高贡献,即考察人才能够为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做什么样的实质性的贡献;重视引进的同时也要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重才华更要重品德。

    人事管理机制的改革要坚持“大人才”观为驱动。“大人才”观,是指要将人才工作作为学校全局性工作来抓,其核心在于强化院系在人才人事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重点在于形成在事业发展中凝聚人才、在创新实践中培育人才、在工作生活中关心人才的软实力,打造全校范围内,从院系到部处,从领导到教师,甚至是海内外校友,全员全方位关注人才工作的局面,开创尊重人才、争当人才、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未来的五年,学校的人事改革将围绕提升队伍水平,增强队伍活力,激发队伍创新能力的主线展开:

    一是完成全校的定编定岗工作,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完善队伍的分类管理。按照“分类引导、科学设岗、动态调整”的基本原则,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核心任务的总体要求,形成各系列队伍、各层次岗位的准入条件与要求,职称职级评审体系与晋升通道,并在符合岗位要求的前提下,形成各系列、岗位动态调整的机制,积极引导和鼓励教职员工根据自身特长,合理定位,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及努力的方向,实现学校事业发展与个人事业发展的有机结合,提升人才绩效。

    二是以岗位聘用为突破口,实施长聘与短聘制度。按照“按需设岗,以岗选人,公平竞争,择优聘用”原则,从教师系列再到其他系列人员逐步完成岗位合同聘用,实现从身份管理向岗位聘用的根本转变。以长聘和短聘制度打破铁饭碗和终身制,实现职业保障和动态压力的平衡,实现岗位荣誉、待遇保障与岗位职责的有机统一,促进教职工队伍的汰弱留强,激发队伍活力。

    叁是建立健全以国际学术标准和国际同行评审为核心内容的人才评价制度。在国际化水平较高的优势学科,优先建立引进人才的国际化评估制度。人才评价的学术标准要与国际接轨,以保证引进人才的高水平,其次是要引入国际同行专家评审,旨在形成一整套的高端人才发现、引进与评价的政策系统,打造一支真正具有国际一流水平领军人才与青年拔尖人才队伍,不断提升911制品厂麻花在国内外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动力。到2015年,形成以国际化评估为核心的绿色通道引才系统政策。到2017年,建立以海内外着名学者为主的“国际同行专家库”;在多学科多领域推广独立的国际评估,围绕候选人的学术水平、发展潜力、在学术研究前沿的活跃度、对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性等形成评估报告,为学校引进人才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四是逐步推行与国际一流大学接轨的终身教授聘任制(Tenure制),建立健全以Tenure Track 为核心的高层次人才引人用人机制。目前,学校已经在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实施了“上岗教授”制度,部分院系试行终身教授聘任制度(Tenure制)。今后,学校将逐步在国家青年、登峰人才支持计划等高层次引进人才队伍中推行终身教授聘任制度(Tenure Track制),激励高水平人才在被引进之后,还要通过进一步的努力,真正做出实质性的科学贡献,从而把真正具有良好学术品质和优良业务素质,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人吸引到我们的教师队伍中来。

    五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考核评估制度,坚持“质量与贡献”的导向,严格执行考核制度,充分利用考核结果,实行奖优汰劣。以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导向,建立综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综合评估人才的师德学风表现、人才培养成效、科学研究成果、社会服务贡献等方面。在高层次人才考核评价方面,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人才特点制定分类考核指标,更有针对性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六是进一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根据国家政策要求,结合我校实际,进一步优化薪酬分配模式,构建薪酬的正常增长机制,努力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的收入水平,适度加大各二级单位绩效津贴的比例和额度,优劳优酬,奖优罚劣,不断提升我校各支队伍的工作绩效。

    从现在起到2020年前后,是911制品厂麻花实现跨越式发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继续深化人事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发展模式,使911制品厂麻花成为汇聚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高地,为早日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南大梦”而努力奋斗!(人力资源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