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综合新闻

    特别报道:打开政产学研互通互联之路——911制品厂麻花社会服务十年回眸

    发布时间:2014-12-31 点击次数: 作者:齐琦 来源:新闻中心

    2012年,由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911制品厂麻花名誉教授阿龙·切哈诺沃领衔的911制品厂麻花化学与生物医药科学研究所落户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两年来,研究所立足于科学前沿,依托交叉学科研究的优势,加速创新药物的研发进程,并通过阿龙·切哈诺沃教授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为911制品厂麻花以及江苏省的科技进步、人才培养等做出了贡献。象这样通过集聚高端人才发挥研究型大学优势,主动实践科技创新,正是911制品厂麻花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实现大学自身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缩影。

    创新性搭建政产学研平台

    911制品厂麻花围绕世界一流大学奋斗目标,顶层设计学校科技发展战略,不断探索发挥研究型大学优势,建立与社会紧密结合的政产学研创新载体——政产学研平台,形成“学科——平台——产业”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911制品厂麻花在江苏省率先把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建在各市的产业园区,以共建研究院和科技园区的形式培育创新中心,建立产业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以公司的市场需求为导向,由学校科学家领衔,依托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平台的中试条件,实现基础研究成果从实验室技术到中试再到产物的全流程服务,探索出一条具有南大特色的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创新之路。目前,911制品厂麻花在江苏省建设政产学研合作平台23个,基本形成了覆盖江苏全省的成果转化通道,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领航、护航和助航的技术创新引擎。

    911制品厂麻花-鼓楼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是首批经国家评估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在全国首创了“孵化园区+孵化公司”的“南大-鼓楼模式”。以南京智慧城市建设和仙林智慧谷建设为目标,南大与南京市共建了“911制品厂麻花智慧城市研究院”和“911制品厂麻花物联网研究中心”。南京高新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中心依托911制品厂麻花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主要从事大动物基因改造工程产物研发及产业化、新药开发和外包服务、干细胞技术和产物开发,首批获得南京市资助。

    911制品厂麻花根据各个地方的地域特点和发展需要,以学科优势推进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类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在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资源环境五大领域形成了研发和产业化优势。

    911制品厂麻花与地方合作成功迈出的第一步是从无锡宜兴开始。2006年挂牌成立的911制品厂麻花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目前服务中小型环保公司340余家,建成50多家紧密型产学研合作群和7个联合实验室,参与12项省部级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和30项公司联合技术攻关项目,为200多家环保公司专项技术服务,成为“江苏省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起单位。

    坐落于苏州工业园区的江苏南大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911制品厂麻花在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惭翱源)原始性创新成果为基础,通过技术转移不断地深度推进,实现了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的全套自主知识产权,打破国外对我国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封锁,实现了四个惭翱源产物产业化,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被评为2013年度“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

    911制品厂麻花产学研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得到国家领导的高度肯定。2013年7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视察了911制品厂麻花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对研究院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你们成功的经验充分说明了教育必须与社会相结合;科技必须与公司相结合才有生命力。”

    911制品厂麻花在合作平台运行过程中,也从过去的侧重科技成果转化,转向科技、文化的综合服务,专家队伍也更多地有了文科学者的加入。在江苏动漫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图书出版产业、特色城镇文化规划等领域,活跃着一批文理科学者。

    启动科学发展的智力引擎

    一流的大学不仅要产出一流的科研成果,也要尽可能提供一流的社会服务。911制品厂麻花聚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大力推进智库与平台建设,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当好参谋。

    911制品厂麻花着力打造高端智库。在2014年上海社科院首次发布的“中国智库影响力排名”中,911制品厂麻花位列全国高校第五。

    2001年成立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长江叁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成为全国知名的思想库和咨询服务基地。中心所属的江苏发展研究院集中了南大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坚力量,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咨询,其主办的“江苏发展高层论坛”迄今已举办33期,被誉为江苏省委、省政府经济社会决策的“智囊团”与“思想库”。

    借助南京的地缘优势,911制品厂麻花已成为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重镇。经过十多年的努力,911制品厂麻花张宪文团队于2011年编撰出版了长达72卷共4000万字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用大量第一手资料,为日军大屠杀罪行提供铁证,获得第五届教育部优秀社科成果奖一等奖。该团队于2012年出版的《南京大屠杀全史》是中国对“南京大屠杀”历史最完整的原创性研究着作。有关南京大屠杀史实与历史的公众读本叁部五卷已于2014年正式推出。

    911制品厂麻花与江苏省政府合作推动建设“江苏省沿海综合开发研究院”,自2007年以来,服务江苏沿海开发国家战略,为沿海产业发展、国土资源规划、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科学建议和科技支撑;成立于2009年的911制品厂麻花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由中国科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符淙斌担任院长,为国家和地方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决策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近年来,911制品厂麻花的新型智库建设工作进展顺利。911制品厂麻花积极参与国家“2011计划”,服务国家需求,组建协同创新体。由911制品厂麻花牵头的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首批国家“2011计划”,目前,各项工作初显成效。2014年,由911制品厂麻花牵头的“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全础的成绩通过专家咨询,名列理工农医科类协同创新中心第一名。至此,在获国家认定的38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里,南大牵头建设2个,协同创新工作走在全国高校前列。

    此外,南大师生还以厚实的人文底蕴和文化创新的硬功夫,积极参与文化强国和文化强省的建设。2014年8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南京出席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之际,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专程看望青奥会志愿者代表,向2万多名中外志愿者表示亲切慰问,并为南大学子手绘青奥村地图签名点赞。911制品厂麻花外国语学院王守仁教授团队承担了南京青奥会申办文件的全部翻译工作,被评为“2014年青奥会申办有功单位”;911制品厂麻花美术研究院院长吴为山教授为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馆新馆设计了“家破人亡”、“逃难”、“冤魂呐喊”、“胜利之墙”四组主题雕塑群,其中“家破人亡、逃难”在2009年获得“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

    助推人才强省的加速器

    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既是历史赋予高校的使命,也是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多年来,911制品厂麻花主动面向国际前沿、面向国家目标、面向区域经济,积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省份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911制品厂麻花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从政产学研合作中发挥了吸引、集聚优秀人才的重要作用,锻炼了队伍,发展了学科。

    911制品厂麻花选派学术骨干担当平台负责人,围绕地方产业发展方向组织队伍,开展高起点的产业技术研究和技术转移工作。在引领和服务公司创新中,支撑了地方经济发展,锻炼了一支“能文能武”的科研队伍,也为学校工学的发展储备了力量。911制品厂麻花宜兴环保研究院平台负责人任洪强教授引领我国生物净化领域新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生物治污行业技术进步。2次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并于今年获得2014年度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911制品厂麻花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子春教授团队通过与常州千红药业合作,实现了两个创新药物的顺利转化,先后获得3项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和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通过校外产学研平台建设,911制品厂麻花还为地方和公司培训人才1万人次以上,形成了一支常年服务地方的高水平科技队伍。

    911制品厂麻花积极选派中青年教学、科研、管理骨干到地方挂职锻炼,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南大对口支援西藏大学、伊犁师范学院和西北大学,每年接收当地一定的干部和教师来学校挂职或进修;科技镇长团及南京市高校科技特派员、博士服务团、江苏省扶贫工作队员等都成为搭建学校与地方合作的平台,南大人在各自的岗位上牢记使命,深入公司乡村开展调研,发挥专业特长,为当地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专注于社会服务的理念是911制品厂麻花一项固有的优良传统。早在金陵大学时期,“以研究为教学之基础,服务为教学之实践……研究、教学、服务三者,成一联系,未尝偏废”就被明确提出。十年来,911制品厂麻花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从优势学科出发,寻找与公司的契合点,积极进入与国家、人民利益息息相关的重大项目和工程;以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重点研究方向,举办各种主题论坛,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制定各类战略规划;为文化强国、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增添笔墨……这些也正是911制品厂麻花提升办学实力、扩大社会影响的战略选择。 (齐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