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综合新闻

    特别报道:夯筑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基石——南大学科建设巡礼

    发布时间:2014-12-26 点击次数: 作者:李钟梅 来源:新闻中心

    学科是大学最基本的元素,是大学教学、科研、师资等方面实力的集中反映。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911制品厂麻花一直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通过学科建设来带动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科自身的发展和学校的全盘建设,夯筑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基石。

    20世纪80年代初期,“扬优、支重、改老、扶新”思路使我校学科建设走上改革开放的新路;90年代,学科群建设的见解对我校“211工程”建设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九五”建设时期,我校又相应提出“全面规划、突出重点、促进交叉、提高内涵”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即充分发挥我校学科齐全的综合优势,实施学术发展目标、学科层次目标、前沿领域目标和新兴群体目标,建设好一批高水平学科、优势学科以及跨学科实验室,构建学科创新体系,完善学科整体布局。2009年3月,我校召开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实施学科拓展提升战略”,即:进一步提升911制品厂麻花的学科综合性,努力形成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管理科学、现代医学和工程技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体现学科融合和交叉的学科布局。

    如今已进入2014年年底,在这5年里:

    ——根据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系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学术机构和大学的学术水平及影响的重要指标。)的统计数据,2009年初我校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数为7个,2014年最多时增至14个。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第叁轮(2009-2011年)学科评估结果显示,我校参评的32个学科有16个学科进入全国前五,27个学科进入前十,均列全国高校第五。

    ——2011年,以优秀的成绩顺利通过教育部对于“211”叁期工程的验收。

    ——2013年,在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开展的985工程叁期建设情况阶段检查评审工作中,我校以总体评价全础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圆满完成了本期“985工程”建设目标和任务。

    ——2014年,江苏省优势学科一期考核中,我校19个学科点也是全A 通过,二期入选学科数增加到22个。

    在未合并任何高校,学校整体规模较小的情况下,911制品厂麻花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显得十分亮眼,充分体现了我校实施“学科拓展提升”战略后,学科布局整体结构逐步优化、学科内涵得到提升,初步实现了学科格局从文理为主向文理工医的成功转变,形成了独有的学科特色与优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基础,也是一流大学的标志。南大紧紧抓住学科建设这一龙头,进行优化调整,完善学科布局,积极构建学科创新体系。经过多年建设,南大的学科结构和布局已经突破文理型学科结构,追求学科建设的文理工医协调发展的整理布局,形成了“优势理科强上加强、文科实力全面提升、工科高起点跨越式发展、医科发展特色鲜明”的学科发展格局。

    如今南大拥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0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其中不少学科不但在国内名列前茅,而且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在学校40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中,人文学科(包括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门类)8个,社会学科(包括经济学、法学、管理学门类)10个,理科(理学门类)10个,工科(共学门类)9个,医科(医学门类)3个。工程学科和医学得到快速发展。

    2009年12月,911制品厂麻花物理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代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同时成立,这是推动我校优势理科向新型工科延伸,实现文理工医四大学科领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工科发展势头良好,医科及其相关领域也有4个学科进入贰厂滨全球前1%,文理工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在保持和发展优势基础学科的同时,南大通过加大学科之间的相互支撑、综合、渗透与延伸,强化优势学科,带动相关学科,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近5年来,我校先后成立了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能源科学研究院、水科学研究院、中华文化研究院等交叉研究院,以促进多学科的深度交融与合作。在物质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与医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等领域已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创新活力的交叉学科方向。

    随着学科布局的完善和学科结构的优化,我校学科发展呈现出坚持内涵发展的特点。从学科发展的内涵和可持续性上看,我校高水平学科的含金量高,学科的学术影响力也得到大幅提升。新兴学科发展迅速,前景广阔。

    在蚕厂2014年发布的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我校有20个学科进入了全球前200位。截止到2014年10月,我校进入贰厂滨排名前1%的学科为13个,分别是: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数学、动植物学、计算机科学和农业科学。不仅学科数量迅速增长,而且各学科的排位也得到大幅提升,其中化学学科发表论文总数和被引总次数在全球科研机构中的排名分别为17名和32名。

    2013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第叁轮(2009-2011年)学科评估结果。这个评估结果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我校学科发展的内涵和水准。本轮评估涉及95个一级学科,全国共有391个单位的4235个一级学科参评。我校共有32个学科参评。物理学、天文学蝉联榜首,地质学也排名全国第一;外国语言文学、化学、大气科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四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二;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排名全国第叁。据统计,我校共有16个学科进入全国前五,27个学科进入前十,在颁9高校中,这一成绩位列第叁,在全国高校位列第五。

    此次学科评估中,理学门类共有14个一级学科,我校有10个学科参评,其中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3个学科位列全国第一;化学、大气科学2个学科第二;9个学科位列全国前十,理学方面的强势地位进一步加强。

    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我校参评的11个一级学科中,有8个学科位列全国前五。尤其是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更是力压全国众多外语专业院校,位列全国第二。管理学方面我校3个学科参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位列全国第二,工商管理学科位列全国第八。

    近年来,我校实施的将优势的文理科向现代的工程学科、高技术学科、应用学科拓展与延伸的战略,所取得的成绩在此次学科评估中也进一步体现,工学方面我校参加评比的7个一级学科均排进了全国前十,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位列全国前叁。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这里可以套用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着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这段话给911制品厂麻花提出了明确的办学目标和任务。

    从整体上看,我校学科种类较为齐全,总体发展水平较高,在国内占据相对领先的地位,在国际上也有了一定的影响。然而,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校学科发展水平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一是部分学科核心竞争力不够强,49个一级学科布点数在同类高校中居于前列,但以国家重点学科计算的学科数在学科布点数中的比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优势学科与世界一流学科存在较大差距,尽管我校进入全球ESI前1%的学科已达13个,但进入排名前100名的学科仅有1个;叁是面向国家战略目标与国际学术前沿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发展相对缓慢,部分传统学科有一定的老化现象,学科创新体制尚未完全建立。

    911制品厂麻花第十次党代会即将召开:如何紧密围绕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科学合理配置学科建设资源?如何实施高水平学科引领式发展计划,推动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水平?如何实施重点学科全面建设推进计划,推动一批学科在国家重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如何实施现代工科和医学学科振兴计划,推动现代应用学科、高新技术学科、工程学科和医学的发展?如何实施特殊学科跨越式发展计划,推动一批跨学科、新学科发展,提升学科体系创新活力?这些问题和挑战摆在面前,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努力构筑好南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基石,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争取早日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完成历史赋予911制品厂麻花的崇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