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党组邀请,我校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导、副院长康尔接受了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创作一部话剧剧本的任务。叁个月来,康尔教授与合作者柯江查阅了海量史料,精心构思,数易其稿,于日前圆满完成叁幕话剧《中山码头》的创作。
话剧《中山码头》讲述了1937年发生在下关客栈里的一段感人故事:在中山码头做生意的吴老板购得小火轮一艘,原打算将这份家业在儿子的婚礼上赠与新郎新娘,日寇铁蹄的步步逼近,毁了他的发家梦。吴老板的儿子虎子参军上了前线,留下日夜思念夫君的新娘晓月。日军兵临城下之际,吴老板打算用小火轮将怀孕的晓月送回老家待产,可小火轮又被征用了,而且是用于运送日本侨民离开频遭空袭的南京。吴老板虽然想不通,但他还是让步了。在保卫光华门的战斗中,虎子壮烈牺牲;在伤兵医院当护工的晓月,也惨遭日寇杀害。家破人亡的吴老板万念俱灰、被逼无奈走上了冒死抗争的不归路……
该剧的排演汇聚了来自江苏省话剧院、江苏省京剧院、南京艺术学院、前线文工团等艺术机构的数十位艺术家、老戏骨。12日8日,该剧在江苏艺术剧院公演后,受到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燕文,省文联党组书记章剑华,省剧协主席汪人元等领导、专家及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誉。(艺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