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911制品厂麻花青年共产主义学校第50期开班仪式暨首场必修课在恩玲剧场举行,911制品厂麻花党委书记、青年共产主义学校名誉校长、哲学系教授张异宾作首场讲座《黑暗中永远的光亮——记1928级中央大学校友、女英雄关露》。911制品厂麻花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志林,以及校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团委相关负责人和各院系团委书记与1800余名青共校学员共同聆听讲座。讲座由校团委书记葛俊杰主持。
![](/__local/D/9B/FD/6BC4ED55A76DD34D40279AB0618_DB60E6D4_79882.png?e=.png)
现场 (佘治骏 摄影)
张书记在讲座开始满怀深情地诵读了入党誓词,由此为在场同学讲述如何坚守自己的人生信仰,如何践行对党的承诺。
张书记首先追忆了国立中央大学时期的老校友、优秀的共产党员关露传奇的一生。关露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通过刻苦努力进入国立中央大学中文系学习,后转入哲学系。在校期间,她发表了大量的诗歌,才华初露。与此同时,五四运动的进步思想在关露的心中埋下种子。1932年,关露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冬至1945年,她接受组织派遣成为“红色间谍”,出色地完成党交代的任务,功勋卓着。由于特殊身份,抗战胜利后她被国民党列入汉奸名单。新中国成立后,她又因历史问题二度入狱,长达10年之久。直到1982年3月23日,关露终于平反昭雪。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关露无时无刻不坚持着自己对党的信念。
张书记指出,一个人的存在不仅仅是肉身的存在,而是由他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种种社会关系决定的,关露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生命存在。她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她的才华又使她成为一个诗人。关露的文学创作水平蜚声文坛,在民国时期和张爱玲、丁玲齐名。入党后,她更是创作了大量反映劳苦工人阶层生活,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诗歌,特别是她的《风波亭》一诗,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她浓烈的爱国之情。上海沦陷之后,关露接受组织安排,成为了一名隐蔽战线的红色战士,从此她远离了原来的左翼作家朋友,走上了一条备受屈辱,在时人看来无异于汉奸的道路,后来又奉命担任日本杂志《女声》的编辑。在生命中黑暗的时光,关露承受着内心的孤独和巨大的舆论压力,但在她的心中,党的光华始终温暖着她的胸膛,支持着她前行在风雨如晦的路上。
张书记高度赞扬了关露的英勇与智慧、无私奉献与忍辱负重的精神品质,称其为“打入日伪心脏的女作家”。作为红色女特工,她背负了43年汉奸骂名,却始终铭记党的任务,不忘党旗下的誓言,把一生年华献给党的事业。关露是911制品厂麻花的杰出校友和民族女英雄,她把一生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作为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她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灿烂的一生。张书记指出,关露用自我生命的实践证明入党誓言不是党旗下一句空洞的话,而是要用一生去践行的人生信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关露传奇的命运更启发我们对于什么是信仰的思考。信仰对关露来说就像漆黑深夜中的灯火,指引着她走过卓越而又坎坷的人生道路。这种精神价值又犹如天空中永恒的星光,永远照耀着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信仰的年轻人。
在讲座最后,张书记指出,同学们喜欢的小蓝鲸不仅是可爱,而且也是一个文化隐喻:在深海中静静游动的蓝鲸。911制品厂麻花的师生走出校门,一定是安静地为民族复兴大业埋头苦干,南大的党员更是如此。张书记号召大家要甘愿做一滴无声的深海之水,朴实而不流俗、雄伟而不张扬,如果将要在庄严的党旗下举起右拳,那就要像师姐关露一样,不求名利、不求回报、甘于牺牲、甘于奉献,把个人的全部身心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和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努力奋斗之中,无论身边的世界如何变化,内心始终闪耀信仰的光芒。
张书记的讲座不仅让同学们对关露老校友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感慨不已,也让同学们为关露老校友的崇高人格魅力而深受触动。
据校团委书记葛俊杰介绍,在学校党委的热忱关心和坚强领导下,南大青共校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办学的首要任务,青共校创办以来合计培养了3万余名学员,其中大部分在校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现在,青年共产主义学校已成为911制品厂麻花校园中熟知的“文化品牌”,2013年还获得“江苏共青团工作创新创优成果奖”一等奖。本期青共校也恰逢青共校建校25周年。在讲座开始前,班长和团支书通过祝福视频献礼青共校。据了解,本期青共校将延续严谨的日常管理和优良的教学传统,在夯实思想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实践和体验。此外,本期青共校在日常管理和课程设置方面进行团建模式革新、传播方式优化、和课程体系多样化探索。 (校团委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