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我校承办的2014年度C9 高校研究生学位、学籍学生事务和奖助管理工作交流会在费彝民楼召开,来自教育部学生司、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发展中心、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C9高校的近6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__local/49/C4/388AA9C6F1C909096641826FA00_BF075BE2_666E3.jpg?e=.jpg)
现场 (王红兵 摄影)
中科院院士、911制品厂麻花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吕建在欢迎致辞中呼吁颁9各兄弟院校积极响应习总书记五四讲话精神,回归大学之本源,突出学术的自主性,促进高等教育的特色化发展。
教育部学生司解汉林处长希望各颁9各高校能够借此机会进一步加深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高等教育领域发挥引领作用。
911制品厂麻花研究生院副院长朱俊杰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我校博士研究生“四叁叁”改革模式。
在学位工作分会场,与会代表就研究生教育改革背景下,开展高水平学位工作进行了探讨。北京大学代表从学科自我监督、自我评估;交叉学科的搭建、管理;强化导师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等方面,介绍了北京大学的学位工作的探索和实践。清华大学在学位工作中,结合网络技术,创新学位论文答辩网络直播、慕课分享,扩大了学位论文答辩环节的影响力,对学位论文的质量提高起到监督的作用,有助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学科整体实力,促进学科交流与创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依靠对导师和学生的优质服务,获取研究生培养过程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评估,再次反馈指导研究生的培养,打造服务型研究生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浙江大学2004年起即以“控制规模、提高质量”为发展战略,结合目前研究生工作的新形式、新要求对学位工作重新梳理,改进全程管理。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工作着力把控博士学位论文质量,采取匿名评审、非匿名评审、网络评审等多种形式对博士学位论文进行评审,预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学位评定专家组、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博士学位论文层层把关,全方位控制学位论文质量,提高博士培养水平。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也介绍了各校在学位工作方面的举措。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发展中心的专家介绍了国家学位论文抽检情况。
在学籍学生事务和奖助管理工作分会场,与会代表共同面对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的中心话题,就学籍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设、研究生资助体系改革方案和研究生事务信息化等方面的经验和创新开展积极的交流,解汉林处长就近期教育部出台的有关学籍、学历方面文件作了进一步解读,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盛莉老师就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解答。(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