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综合新闻

    洪银兴教授仙林畅谈“中高速增长的经济新常态”

    发布时间:2014-11-05 点击次数: 作者:李轶伦 来源:图书馆古籍部

    10月28日,911制品厂麻花第九届读书节在仙林校区杜厦图书馆正式拉开序幕。作为历届读书节重要活动之一的名家讲座,一直以来都受到全校师生的热烈追捧。本届读书节名家讲座的首场于10月30日晚在杜厦图书馆报告厅举行,由我校原党委书记、著名经济学家洪银兴教授主讲,题目为“中高速增长的经济新常态”。 讲座由我校图书馆馆长计秋枫主持。

    讲座伊始,洪银兴教授表示,本次讲座涉及的是当前我国政府、学界均普遍关注的课题,即自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之后,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所带来的新特点。他认为,这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尤其是由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在经济形态上必然会产生的,是一种带有经济发展新阶段特征的内在必然性的、合乎规律的状态。而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在于可以明确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寻求新常态下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洪银兴教授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具有两个主要特征:首先是人均骋顿笔水平从低收入国家转变为中等收入国家,骋顿笔基数扩大后自然不可能长久保持原来水平的高速增长,因此经济增长的主要目标由数量转向质量,发展的目标更为广泛,不只是单一的经济增长目标;其次是供给推动力衰退,处于低收入发展阶段资源供给较为宽松,劳动力供给也较为充分,以投资拉动要素供给,而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供给推动力明显衰退,人口红利正在消退,资源环境供给趋紧。因此,新的发展的动力尚未充分作用。

    同时,作为一个系统的新常态有叁点支撑要素,即发展战略常态、宏观调控常态以及发展动力常态。实现发展战略常态的条件,包括经济结构的再平衡和创新驱动,低收入阶段以物质资源投入和模仿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在进入新阶段后应当转向创新驱动,突出自主创新,采用绿色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发达国家进入同一创新起跑线,占领制高点。其次,实现宏观调控常态的条件,则包括以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以及宏观经济的合理区间,其实质是经济增长由政府推动转向市场推动,宏观调控不只是要解决宏观总量的均衡,也不能成为推动增长的手段,而是要支持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给市场的自主作用留出更大的空间。再次,实现发展动力常态的条件,包括消费拉动以及民生改善,在低收入阶段,供给推动力强劲,进入新阶段后,供给推动力明显减退,需要需求拉动来作为替换,而拉动增长的需求重点在扩大内需,其着力点则在于改善民生。民生改善的内容,包括增加就业、提高收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

    演讲结束后,同学们对洪教授的精彩讲授报以热烈的掌声,并踊跃提问。洪教授称赞同学们的问题既有针对性,又有较高的学术性,并简要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图书馆古籍部 李轶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