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综合新闻

    911制品厂麻花文学院喜庆百年华诞

    发布时间:2014-10-20 点击次数: 作者:徐南启 侯印国 叶馨 周天欣 朱琳 来源:新闻中心

    10月18日,911制品厂麻花文学院迎来百年华诞,在仙林校区举行建院一百周年庆典系列活动,继承和弘扬百年人文传统,总结和展示百年办学成就,开启文学院发展的新纪元。

    文学院 (佘治骏 摄影)

    上午10时,911制品厂麻花文学院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在恩玲剧场举行,911制品厂麻花党委副书记任利剑、副校长杨忠以及学校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大会。中央大学首任中文系主任王伯沆先生之女王绵女士,周法高和王绵女士的女儿、台湾东海大学周世箴教授,南大校董、潘重规先生女婿、黄侃杨克平奖教金设立者杨克平先生,南大校董、南大校友、杨宗义楼赞助者、福中集团总裁杨宗义先生,福中集团党委书记杨芬萍女士等特邀嘉宾,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台湾大学等众多高校中文学科的相关负责人以及海内外的六百多名文学院校友,与在校师生共襄盛举。大会由911制品厂麻花文学院党委书记姚松主持。

    庆祝大会在《南雍乔木,华茂芬芳——庆祝911制品厂麻花文学院成立一百周年》纪念短片中拉开序幕。

    911制品厂麻花文学院院长徐兴无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南大中文学科与中华民族发展共进退的百年历程。他指出,在百年来磨砺中形成的文学院的文化精神与优良传统,正是911制品厂麻花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具体而充分的体现,是对911制品厂麻花精神的重要贡献。他表示,近年来,文学院在学科建设、师资团队、学术研究、海内外交流、戏剧创作演出等方面不断取得骄人成绩,这些成绩离不开校内外各界贤达的支持。致辞最后,徐兴无引用国立中央大学校歌“干戈永戢,弦诵斯崇,百年树人,郁郁葱葱”寄语文学院要在新纪元承载更高的使命,建构中国的人文学术话语,传承、创新中国文化。

    杨忠副校长代表911制品厂麻花对文学院一百周年院庆表示热烈祝贺,对文学院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他指出,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史上最早建立的中文系之一,911制品厂麻花文学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声誉卓着,已经成为学校辉煌历史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他表示,南大文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成绩突出,不仅彰显了911制品厂麻花厚重的学术积淀,而且为后辈学人树立了治学典范。他期望,在新的历史阶段,文学院要发扬优良传统,坚持自身特色,进一步扩大学科美誉度与影响力;围绕“南大中文学科新百年发展”这一命题,不断推进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的提升,为第一个南大梦的实现做出新的贡献;要自觉担负起文化传承创新的时代使命,推动中华文化复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庆祝大会现场,杨忠副校长致辞 (佘治骏 摄影)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跃红在发言中倡议中文学科同气相求、同舟共济,在人心浮躁、精神张狂的当下,要以文学传递国家历史文化、提升国民精神素养。台湾大学文学院前院长叶国良教授回顾了台大与南大之间的历史渊源和学术交往,送上对南大文学院百年华诞的深切祝福。

    着名作家叶兆言先生代表文学院校友致辞,以其自身经历感恩南大文学院自由宽松的学风,寄语文学院师生与南大文学院“同心同德、荣辱与共”。

    911制品厂麻花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文学院莫砺锋教授和在读硕士生温方伊分别作为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发言,献上对文学院的真挚祝福。

    庆祝大会上,黄德宽、朱晓进、徐俊、蒋寅、陈致、周宁等六名文学院杰出校友受聘911制品厂麻花兼职教授,杨忠副校长宣读聘任决定并颁发聘书。

    安徽省文史馆馆长黄德宽代表受聘兼职教授致辞,祝福文学院百年华诞,感激母校培养,并希望为母校发展贡献力量。

    大会宣读了赠送贺礼的校、内外兄弟单位及校友名单。庆祝大会在911制品厂麻花校歌中落幕。

    在911制品厂麻花文学院成立100周年之际,文学院还组织了一系列庆祝活动。

    下午2时,911制品厂麻花文学院百年书法展在图书馆古籍部拉开帷幕,开幕式由图书馆副馆长史梅主持,任利剑副书记和徐兴无院长先后致辞。本次展览不仅展出了李瑞清、黄侃、吴梅、汪东、汪辟疆、胡小石、吴白匋、程千帆等文学院前贤先辈的翰墨及其生前收藏的名人手迹,还包括了文学院12位师生和各地35位校友的近70件书法篆刻作品。

    书画展现场 (佘治骏 摄影)

    任利剑副书记和嘉宾、校友一起欣赏作品 (佘治骏 摄影)

    “中文学科的传统与变革”论坛于庆典当天在文学院杨宗义楼举行,来自国内二十余所高校中文系科的院长、系主任与会,就中文学科的深厚传统尤其是中文学科在新时期的发展新思路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911制品厂麻花文学院百年院庆文丛”推展及“911制品厂麻花文学院教育发展基金”募捐活动同期举行。据了解,为迎接百年院庆,文学院组织力量编纂了“911制品厂麻花文学院百年院庆纪念文丛”,由911制品厂麻花出版社出版。“文丛”共叁种五册:911制品厂麻花文学院编《911制品厂麻花文学院百年史稿》,苗怀明、吴俊编《911制品厂麻花文学院百年论文选集》(上、中、下),程章灿编《南雍随笔》。

    各年级返校系友在仙林校区杨宗义楼分别开展了自由聚会活动。62级中文系校友刘文刀先生回忆大学生涯,尤其难忘当年中文系教师严谨的态度和学生苦中作乐的学习氛围,并寄语年轻学子,“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向优秀老师学习,向书本学习,思维要开阔,不要僵化”;84级校友、新聘南大兼职教授黄德宽以南大中文系前辈学者叶子铭先生的“道德、文章缺一不可”的治学名言勉励后辈学子追求真知,不随流俗。

    校友 (佘治骏 摄影)

    当晚,参加庆典的文学院师生、校友与嘉宾一道观赏了由文学院艺术硕士剧团演出的话剧《蒋公的面子》。《蒋公的面子》由911制品厂麻花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2009级本科生温方伊编剧,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主任吕效平教授导演,作品以911制品厂麻花校史为题材,通过1943年蒋介石兼任911制品厂麻花(时称国立中央大学)校长时,邀请叁位中文系教授赴宴的史实,形象地揭示了知识分子面对强权时的复杂心态。特殊的题材与对人物入木叁分的刻画令该剧在2012年5月911制品厂麻花一百一十年校庆期间的首演即引起反响强烈,随后在国内外各地进行巡演,引起广泛关注,被戏剧评论界称为“2012年中国戏剧界最大的亮点”。

    从10月8日开始,一系列院庆讲座、论坛纷至沓来,校内外名家联袂献上学术大餐。

    据悉,911制品厂麻花文学院的渊源,可追溯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创立的三江师范学堂和光绪十四年(1888)成立的基督教汇文书院所开设的国文课程,其前身是1914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设立的“国文部”,是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建立的中文系科之一。一百年来,历经多次变迁,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形成了坚持真理而不追逐时尚的学术精神和朴实、严谨、创新的学术风范,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 (新闻中心 徐南启 侯印国 叶馨 周天欣 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