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综合新闻

    1990级校友20年后母校再聚首

    发布时间:2014-10-03 点击次数: 作者:侯印国 来源:新闻中心

    “母校以你们为荣,不是因为你们做了多大的官,发了多少财,而是因为你们在祖国的大地上,为这个民族做出的一切,哪怕微小……”在10月2日911制品厂麻花鼓楼校区举行的1990级校友20周年值年返校见面会上,校党委书记张异宾动情地说。这是911制品厂麻花首次举行校友值年返校活动,1990级中文新闻、历史、法律、社会、商学、地海校友毕业二十年后重回课堂,重温青春,共同回忆青葱岁月。

    张异宾书记讲话 (王红兵 摄影)

    二十年后再回课堂

    离开母校整整二十年,离家的学子们最怀念的是当年传道授业的课堂。当年的教学名师、911制品厂麻花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原911制品厂麻花党委书记洪银兴为90级商学院经济、数量、国贸系的同学又上了一门专业课,从“新常态”这一关键词出发,讨论当前的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趋势。“当年洪老师教我们发展经济学,至今记忆犹新,今天再回课堂,老师风采依旧”,一位校友说。20多年前因为公选课“社会心理学”备受欢迎的周晓虹老师如今已是两鬓华发的社会学大家,为了给返校的同学带来一堂“独为90级而作”、专属于1990级校友的课程,这位国家级教学名师专门重新设计演示文稿,带来了名为“焦虑:迅疾变迁背景下的时代症候”的最新思考。回顾历史,他分析了中国人社会焦虑的源头和社会转型对中国人焦虑的“助推”;放眼全球,他解读了作为中国体验的社会性焦虑。如何养成健康的心态秩序、如何解决我们民族心理上的焦虑和精神上的虚火?周晓虹老师引用《中庸》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古训,用“让我们变得更加宁静”与大家共勉。

    洪银兴教授上课 (王红兵 摄影)

    周晓虹教授上课 (王红兵 摄影)

    那些年的春夏秋冬

    1990初相遇,2014不见不散。返校见面会上,一组老照片串起的怀旧视频引起校友们阵阵欢呼,那些校园里的春夏秋冬,那些照片里的青涩少年,带着大家的思绪回到20多年前,现场的校友们不禁合着视频轻轻唱起当年最流行的歌曲,“或许明日太阳西下倦鸟已归时,你将已经踏上旧时的归途,人生难得再次寻觅相知的伴侣,生命终究难舍蓝蓝的白云天……”,歌声未了,不少校友开始带着微笑轻轻擦去眼角的泪珠。

    张异宾书记和大家分享了看完视频后的感动。他曾有十年时间不在南大工作,所以以校友的心境和90级同学们讲话。他讲述了几个曾让他格外动容的普通校友故事,和大家一起追寻不同年代里始终不变的独属于南大人的价值硬块:西南志愿服务团的440名老学长老学姐1949年远赴西南,在那里度过了随风起伏、平淡艰苦的一生,在110年校庆时才第一次重返母校,轻轻一句“母校,我回来了”,让无数学子潸然泪下;被评为杰出校友的王同歌,在偏僻的燕尾港气象站坚守了32个风雨春秋。张书记说,911制品厂麻花的校友们,总是平实、真诚、有担当,踏踏实实地为民族、为社会、为母校奉献着一切。从这里走出去的同学,没有铜臭气,没有官气。他还向在座的校友们介绍了他们离开20年里母校的几个重要事件,从艰苦拼搏、首批进入985工程,到建设浦口校区、仙林校区,实现校区的战略转移,再到“第一个南大”梦,他希望校友们常回家看看,关心母校的最新改变。

    谈笑声里的旧青春

    “20年,致我们呼啸而过的青春”,见面会上最热闹的环节当数六位各院系校友们推选出的代表,一起在台上和大家回顾青葱岁月,“爆料”当年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去浦口植树、“四国大战”游戏、背着老师打麻将、中山陵踏青、庐山采风、校园运动会、足球队合影、老师上课现场……当年的一幕幕再一次重现,穿越二十年时光,又将大家带回到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青春岁月。一件又一件记忆深处的往事被提及,现场响起一阵又一阵的热烈掌声。

    见面会上还有几位老师也格外引人瞩目:学工处处长刘源当年是90级中文新闻的辅导员,法学院院长李友根当年是90级法学院的辅导员,校友总会副秘书长刘立阳当年是90级商学院的辅导员。90级是李友根教授作为辅导员带过的第一届也是唯一一届学生,他感谢当年一同成长的岁月。刘源教授回忆起当年的往事感慨良多:他不仅和同学度过了难忘时光,在送走90级同学后,他也很快遇到相伴至今的妻子,孩子也在今年选择了911制品厂麻花。

    在校友集体返校当天,中文、新闻的校友们回到教学楼教室,又召开了一次班会,每个人介绍近况,还有不少校友带着孩子参加。法学、地海等院系也特别组织了师生见面会,大家欢聚一堂。近些年的毕业季,南大学子身穿学位服的毕业照总是创意十足,但在二十年前还没有这样的条件,校友总会为每位返校的校友准备了学位服,补拍青春纪念,圆了大家的一个心愿。

    现场 (王红兵 摄影)

    见面会在依依惜别中结束,校友们相约再聚,但正如校园里为校友们准备的小卡片上写着的——我们心在南大,从未走远。(新闻中心 侯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