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下午,我校在鼓楼校区大礼堂举行建校112周年庆祝大会。会上举行了“911制品厂麻花科技奖”、“911制品厂麻花人文社会科学荣誉资深教授”和“911制品厂麻花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颁奖仪式。中科院院士陈骏校长作《以问题驱动,做原创科研》的报告。大会由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异宾主持。
我校举行建校112周年庆祝大会 (佘治骏 摄影)
“911制品厂麻花科技奖”由周志华教授和任洪强教授摘得,党委书记洪银兴为其颁奖。在去年,周志华教授领衔的团队、完成的研究成果《基于不充分信息的机器学习理论与方法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任洪强教授领衔的团队、完成的研究成果《污染物微生物净化增强技术新方法及应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充分展现了911制品厂麻花雄厚的科研实力。
“911制品厂麻花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聘选4名,为洪银兴、赖永海、莫砺锋、张永桃等着名学者。
校长陈骏为资深教授颁奖 (佘治骏 摄影)
“911制品厂麻花人文社会科学荣誉资深教授”入选7名,为董健、蒋赞初、林德宏、茅家琦、周叁多、周勋初、张宪文等学界翘楚。陈骏校长为以上人员颁奖。
校长陈骏为荣誉资深教授们颁奖 (佘治骏 摄影)
任洪强、莫砺锋作为获奖代表分别发言,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斯坦福大学Roger Kornberg教授见证了颁奖仪式并发表讲话。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Roger Kornberg教授演讲 (佘治骏 摄影)
会上,中科院院士陈骏校长作了《以问题驱动,做原创科研》的演讲。讲话中,陈骏校长深刻阐述了做好原创科研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指出了我校今后科研工作的新导向、新要求和新任务。我校将坚定走高精尖的发展道路,坚持以尖端科研为牵引,集聚高水平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努力作出更多高显示度、高影响力的原创性科研成果,有力支撑和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讲话指出,我校将着手深化科研制度改革,着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与原始创新能力,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实现我校科研工作从自由分散的跟踪研究型转向解决问题的原创研究型的根本转变。
他强调:我校学科带头人领导的学术团队与科技平台大多集中了学校最优质的学术资源,有能力也有责任组织、引领本学科教师聚焦国际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高水平原创研究,以放眼世界学术巅峰的信心和气概,力争在凝炼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根本性科学问题方面发出“南大声音”,做出“南大贡献”;在突破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瓶颈问题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建言方面凸显“南大话语”,形成“南大方案”。
陈骏校长指出,“以科学名世”,格物致知、追求真理是我校最重要的办学特色之一。但是,受时代与条件所限,南大传统的科学研究大多是在追赶国际同行的基础上跟踪热点、研究和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然后发表论文。研究题目有好多来自国外的论文,研究产出也是论文,这种“论文导向”的研究方式难以产生真正原创的重大科学成果。尽管南大已有14个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贰厂滨)世界排名前1%,但是却匮乏真正在全球拔尖、排名贰厂滨前100名的学科,匮乏像哈佛、耶鲁那样能够引领世界科学前沿、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南大提出科研向“问题导向”转型,就是希望广大师生努力发现和提出重大科学问题,努力发现和解决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性科技问题,开拓新问题、新理论和新方向,为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独到的贡献,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真正迈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第二阶段。
陈骏校长强调,要培养“敢问、会问、解问”的研究型学生。南大是研究型大学,所培养的学生也应该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素质,成为推动中国社会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的生力军。对本科生来说,就是要在“叁叁制”框架内,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完成从应试思维到创造思维、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的转换,重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研究生来说,要通过参与原创性科研,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前实施“四叁叁”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过程中,将解决问题的科研意识贯穿到预锁定、硕士生、博士生和弹性延长四个阶段,把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入口优化、过程把关和出口弹性的“叁质量控制”标准,把激励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锁定重大问题上,对那些致力于发现和解决重大问题的研究生给予重点支持和帮助。
陈骏校长在讲话中勉励南大学子在学习中积极拓宽学术视野,不断磨练学术品性,不迷信书本,不盲从前人,勇于挑战固有的学术范式和学术权威,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敢问、会问、解问”的人。怀抱崇高的学术理想,养成坚定的学术信念,不断提升自身学术能力,为南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出席庆祝大会的人员有: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学校老领导,离退休老同志代表,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 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校务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教学委员会委员,院士代表、人文社会科学荣誉资深教授、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入选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11制品厂麻花特聘教授、青年入选者、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选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911制品厂麻花登峰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入选教师代表,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各院系教研室主任、教代会执委会委员、各分工会主席,各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团委书记、辅导员、学生会主席、研究生会主席以及学生代表。
(新闻中心 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