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综合新闻

    我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获多项省级表彰

    发布时间:2014-03-20 点击次数: 作者:闻羽 来源:党委学工部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对全省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了评审与表彰,我校荣获多项荣誉。其中,“雨露课堂”获得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创新奖”一等奖,“党员学导制”获得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创新奖”优秀奖,由王俊、索文斌、施林淼叁位老师合着的论文“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的内涵、定位和课程资源开发”获得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优秀论文二等奖。

    “雨露课堂”是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和辅导员工作创新团队面向全校新生打造的教育引导类系列课程,旨在通过多元的教学内容和授课形式,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提高综合素质能力。经过四年的实践与探索,“雨露课堂”已经发展形成了四大课程模块体系,包括:“展现学校生活、丰富未来选择”、“开辟第二课堂、引领学生成长”、“注重身心健康、携手走出迷茫”和“介绍成功经验、树立学习榜样”。 自2010年开设以来,“雨露课堂”从起初仅仅面向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逐步将受众延展至全校本科新生,为新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了有利平台和丰富资源,成为了在南大校园内有较高影响力和覆盖面的品牌活动。

    “党员学导制”是我校大学生党建和教育管理工作相结合的特色制度,由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创立。其具体做法是院系党委选拔一批高年级优秀学生党员作为学导,参与大学新生的教育管理,以宿舍关怀、户外拓展、组织沙龙等方式帮助新生度过大学的适应期。在帮助新生树立正确方向、培养良好习惯的同时,党员学导自身的综合能力和责任感也获得极大提升。“党员学导制”既是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重要抓手,也是新生教育管理方式的一大创新,实现了学生党员自身建设和新生管理引导的双赢。

    此外,王俊、索文斌、施林淼三位老师在“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的内涵、定位和课程资源开发”一文中对“课程化”这一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模式做出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指出了“课程化”资源的挖掘和开发是该工作模式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党委学工部 闻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