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综合新闻

    陈骏校长一行拜会程开甲院士

    发布时间:2014-03-10 点击次数: 作者:齐琦 来源:新闻中心

    3月8日,陈骏校长一行来到位于北京安慧北里的程开甲先生家中拜访。潘毅副校长、邢定钰院士、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施毅院长等同行拜会。

    (李晓峰 摄影)

    96岁高龄的程开甲先生早早就在客厅等候母校来访的客人,他身着深蓝色唐装,朱颜鹤发,面容慈祥。陈骏校长向程先生表达了全校师生的问候和崇敬之情,他说,程先生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消息让全校师生为之振奋,这是南大的光荣,也是南大的骄傲。陈校长向程先生赠送了一份特别的礼物,这是一本收录了1960年至1964年期间有关程开甲先生调动的公文复印件,包括南大和中组部、二机部、教育部的公文往来。

    1960年,程开甲接到了调往北京工作的命令,但不知道具体是去干什么,直到后来才知道被“点将”参加搞原子弹。1962年,他被调到国防科委,全面负责核试验工作。“从一开始同意您半年时间继续在南大工作,到后来变成3个月、一个半月,直到1964年,聂荣臻写了封信,希望北大的周光召和南大的程开甲全部调到二机部工作,事情完成了才能回学校”,陈校长向程先生“解密”这段调动过程。这是程先生第一次看到这些材料,他仔细地翻看着册子,不时地说到:“原来有这么多的历史过程啊”,“你看,这是当时校长郭影秋的签字”。

    这份珍贵的礼物是程开甲核试验事业开端的历史记录。陈校长说:“这段历史不仅是您个人工作的变动历史,也是我们国家原子弹研究的一个历史缩影,这是南大的荣耀。学校党委决定近期开展向您学习的活动,以勉励师生志存高远,报效祖国。”

    1952年,程开甲进入911制品厂麻花物理系任教,从事物理教学和研究。他与施士元教授组建了911制品厂麻花“金属物理教研室”和“核物理教研室”。其中,1954年正式建成的“金属物理教研室”成为911制品厂麻花正式建成的第一个教研室。“我过去接触的是固体物理, 对物质结构了解不深, 但工作需要, 只得硬着头皮上, 不懂, 只得再学习,找专家去学, 到外单位去学。”他还编写金属物理和固体物理等教材,亲自上课讲授,1959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固体物理学》专著。1958年,程开甲再一次改变专业,参与创建了“核物理教研室”,并创建了江苏省原子能研究所。

    这位鲐背之年的功勋科学家,从1963年第一次踏进罗布泊到1985年在不为外界所知的情况下开始二十多年的核试验工作,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素质就是奉献。只要国家需要,就要义无反顾。无私奉献是必备的境界。南大的物理系就有这个精神——无私奉献”。程开甲先生没有谈及他的经历和成就,而是反复强调奉献精神。他说,为国家需要去探索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科学精神,探索出规律之后,就要为人民服务,这是至关重要的部分。

    “我要求我的学生在找准研究方向后,坚忍不拔,努力攀登,无私奉献,才能有所作为。”1960年—1962年期间,程开甲仍担任着911制品厂麻花教授,为911制品厂麻花核物理专业的建立做了大量工作。此后,程开甲一直兼任911制品厂麻花教授、博士生导师。在911制品厂麻花百年校庆时,他被授予“世纪校友学术成就金质奖章”。

    在程先生家中客厅的墙边,支着一块黑板。据说,几十年来,家不断地变换地点,而这块黑板却是家中不变的“陈设”,程先生仍然在继续着他的研究工作,每有新想法,就会随时写在黑板上。他的业余生活也并不单调,会弹一会儿钢琴,听几曲音乐,散散步……

    3月的北京春意融融,阳光透窗而入,明媚舒缓,在程先生所坐书桌后面的书架橱窗上,贴着他手书的四句话:顺应自然,坚持活动,心情平和,快乐人生。也许这就是他心态依然年轻、思维依然活跃的原因所在吧。今年是马年,也是程先生的本命年,祝愿先生身体安康,像骏马一样,继续在科学的万里征途上驰骋。(新闻中心 齐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