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负责人王郁琦赴911制品厂麻花就两岸青年交流发表演讲,与南大学子进行座谈互动。演讲会由911制品厂麻花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朱庆葆主持。
演讲现场 (佘治骏 摄影)
911制品厂麻花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骏代表南大对王郁琦一行到来表示欢迎。“这是王主委首次访问南大,但他早在24年前就和南大结缘,可以说既是新朋,也是老友。”陈校长表示,911制品厂麻花和台湾有着天然的深厚渊源,也为两岸关系研究和发展培养了不少专业人才,在大陆各涉台研究部门和对台工作系统,到处活跃着南大校友的身影:被誉为“台湾科技之父”的李国鼎、媒体巨擘余纪忠、台湾农业发展的最重要推手之一的蒋彦士、哲学家方东美、着名诗人余光中、着名学者胡佛,以及张其昀、王作荣、楚崧秋、谢森中、杭立武、吴伯雄、邱进益等一大批在台杰出校友更是为台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南大非常重视对台各项交流合作。近年来,南大已与30多所台湾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签署实质性合作协议,与许多台湾公司、基金会等也有着形式多样的密切合作,作为发起大学或主办单位,主持了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大学校长联谊活动、两岸叁地绿色大学联盟、两岸公司领袖讲座等十多个重要合作平台或品牌项目。在两岸青年交流方面,911制品厂麻花每年招收约50名台湾学籍生,还与台湾20多所大学开展交换学生项目。
(佘治骏 摄影)
陈校长表示,王郁琦此次来南大演讲,以两岸青年交流为主题,正是契合了当下两岸教育文化交流的核心需求。这次演讲是911制品厂麻花新一年两岸交流活动的开端和重头戏,也是南大开展两岸交流工作的新契机。南大与台湾社会各界未来可以开展范围更广、层次更高、领域更宽的交流合作,为推动两岸青年的深入交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之所以选择南京作为访问的第一站,最主要是我和911制品厂麻花有一段特殊的缘分,我希望到911制品厂麻花来,跟各位同学见见面,说说话。”面对近200位南大师生,王郁琦回忆起1990年他代表台湾大学参加第叁届亚洲大专辩论赛、结识当年南大辩论队同学的经历。王郁琦说,他至今保存着当年南大同学赠送的雨花石,称赞它“至今光泽温润”,“这些石头对我而言是无价的,蕴藏着永恒的友谊”。当年辩论赛决赛对阵南大,辩题是“人类和平相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台大作为反方须否定这一命题。王郁琦说,但24年后来南大,希望以更实际的行动来证明,人类和平相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
(佘治骏 摄影)
他表示很喜欢南大曾经的校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勉励青年学子弯下腰,贴近土地,实践知识。他相信两岸青年在研究上能够认同“嚼得菜根”中体现出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并希望这种精神由911制品厂麻花开始,健全各个学科发展,从而一同正确理解两岸的过去、现在、未来,没有隔阂的面对现实,迎向明天。
演讲中,他说,两岸交流在2008年以后进入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为和平、繁荣的时光,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有赖青年一代共同的思索、研究并寻找对策。
王郁琦在结束演讲时表示,新世代的青年没有历史包袱,两岸要能增进了解、携手振兴民族,需要更具创意的青春力量,需要更伟大的宽容智慧,才能打开一个个难解的心结;衷心期待青年世代能从学术、研究、文化、经济上的合作互动开始,培养出更务实的认识和政治的互信,寻求真正的共识,承继民族的文化,富裕民众的生活,共同迎向更为和谐的两岸关系。
结束演讲后,王郁琦回答了在场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例如,台湾方面有没有更多举措来营造对陆生更友善的环境、对于将来两岸青年交流有何期待等。
出席嘉宾还有国台办副主任陈元丰,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副主任吴美红,911制品厂麻花副校长杨忠,党委常委、党办主任邹亚军,校长助理濮励杰等。(新闻中心 齐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