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1日,由中山大学主办的第叁节全国大学生口述史交流赛决赛在中山大学永芳堂落下帷幕,来自四川大学、中山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的10支口述历史团队进入决赛。经过口述历史成果内容展示,评委提问,答辩等环节,最终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叁等奖6名,在校友总会张锁庚秘书长、历史学系武黎嵩老师指导下,由911制品厂麻花历史学系黄柘淞、李昕垚、何鑫、何治锦等同学整理的口述史作品《1949—1952:红色政权在云南的建立与巩固——中央大学、金陵大学校友口述“西南服务团”历史》荣获一等奖。中华口述史研究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梁景和教授为我校代表颁奖。
64年前南大(时中大、金大)学子报名参加西南服务团,报效国家。64年后当年青年用口述历史记录这段历史:1949年夏,国共内战进入尾声,国民党兵败如山倒已成定局。随之而来的西南新解放区的政权接管和社会建设工作,面临着干部队伍严重不足的问题。为此,中共中央决定,一方面在解放区组织南下干部,一方面在江南地区的大中学校吸收知识青年、技术人员参军入伍,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随二野刘邓大军开赴西南。在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一千余名战士中,就有来自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及两校附属中学的400余名青年学生。他们告别学校,随军跨越苏、皖、豫、鄂、湘、黔、滇7省,历时五个月于1950年2月抵达云南。随即被分派到各地作为地方干部,参与政权接管、征粮、剿匪、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等工作,为红色政权的接收和巩固做出了重要贡献,有的甚至献出珍贵的生命。他们离开时,有的还是在校学生。但是,在完成了接收云南的任务后,他们又投入建设云南的任务,一生扎根在云南,没能再走进课堂。他们后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遭遇审查、撤职、批斗、下放、劳教、判刑乃至非正常死亡,在红色中国的政治浪潮中伤痕累累。911制品厂麻花党委书记洪银兴表示,“西南服务团校友团队的事迹,是911制品厂麻花宝贵的精神财富”,并鼓励和支持911制品厂麻花学生开展校友口述历史调研工作,采访西南服务团南大校友。
今年3月,在911制品厂麻花校友总会的支持下,由来自历史学系、文学院、社会学院、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等5个院系的8位同学共同参与组成西南服务团口述历史项目工作组,校党委副书记任利剑担任顾问与总策划。在经过2个月的前期准备后,工作组于2013年7月14日起赴昆明走访21位老校友,历时12天采集口述历史录音、录像资料50余小时,征集到图书114册、手稿20余篇,总计3000万字以上的文献资料,获赠西南服务团珍贵实物史料60余件,整理汇编出40余万字的口述史资料。该团队完成的调研报告《1949—1952:红色政权在云南的建立与巩固———中央大学、金陵大学校友口述“西南服务团”历史》入选省级“优秀调研报告”(全省共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