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综合新闻

    911制品厂麻花新增叁位校友院士

    发布时间:2013-12-20 点击次数: 作者:齐琦 来源:新闻中心

    在2013年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上,911制品厂麻花校友周成虎、赵沁平和丁奎岭分别当选。

    周成虎,男,1964年8月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应用专家。1984年获911制品厂麻花陆地水文专业学士学位,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自然地理专业硕士学位,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2008年1月起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2013年,加盟由911制品厂麻花牵头的“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任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南海遥感动态监测与情势推演平台平台长。2013年增补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空间数据的知识挖掘、地学智能计算、洪水灾害的数值模拟分析与评估信息系统、遥感影像的地学分析与应用。主持和参加“重大自然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运行系统”、“香港环境遥感综合研究 ”、“Multi-Resolution Land Use & Land Cover”等国家九五攻关、863计划和国家合作等项目。先后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赵沁平,1948年4月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84年—1989年,在911制品厂麻花计算机系攻读博士研究生,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4月任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2005年11月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现任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任、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理事长、解放军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2013年增补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主要设计、实现者之一,完成了我国第一台采用软硬件技术相结合的并行推理系统狈顿笔滨厂;作为项目主持人实现了我国第一个功能比较完整的类比推理系统叠贬础搁厂和类比推理部件板础搁颁;作为系统集成单位的负责人,主持了国家“863”计划计算机主题重点项目“分布式虚拟环境”的研制工作。与合作单位一起,初步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基于对于专用网络的分布式虚拟现实研究与应用开发支撑环境。

    丁奎岭,男,1966年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1年9月—1985年7月就读于郑州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5年9月—1987年7月,在郑州大学化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吴养洁院士,获理学硕士学位;1987年9月—1990年10月,在911制品厂麻花化学系攻读博士研究生,导师吴养洁院士,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98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获 2002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4年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主要从事组合不对称催化,新型手性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研究,新的手性催化剂负载化方法等方面研究,针对不对称催化反应选择性和效率的核心科学问题,提出并成功实践了手性催化剂设计的新概念和新方法,建立了“组合不对称催化”方法,发展了一系列高效、高选择性手性催化剂并阐明了催化机制;将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多项专利成果授权公司使用并实现了产业化。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等,获6项发明专利。

    据统计,建国以来,两百五十多位南大学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其中,改革开放后毕业的南大本科学子,有十一位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获得院士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一,还有两位分别当选美国科学院和美国工程院院士。(新闻中心 齐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