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结束了其今年在911制品厂麻花近两个月的授课,将启程离开南京。12月13日,在南大举行的“思想家评传”中英对照版赠书仪式暨诺奖得主勒克莱齐奥研究文集首发式中,勒克莱齐奥谈起了在南大开课以来的种种感想。
南大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许钧、出版社书记郭学尚等出席。活动由宣传部部长王明生主持。
勒克莱齐奥眼中的南大学生
“勒克莱齐奥先生在南大授课特别认真,上课从不迟到,下课也会跟学生交流半小时才会离开。”许钧说。在南大的这门课程虽然只有六周的时间,但吸引了1000多名学生“抢课”。课程涉及文学、艺术、绘画等诸多方面。勒克莱齐奥从上周日便开始批改学生提交的112份课程论文,每一份都仔细阅读,评出分数并附上评语。
勒克莱齐奥说:“这门课的考试,我出了叁道题目,让学生写出自己的见解,当然是全英文的,他们的表达非常流畅,英文水平很高,而且很多回答非常精彩,非常完整,甚至可以发表出来。我很想给100分,不过许钧教授提醒我,在中国教授很少给出100分,所以我就打了98分。”
这次论文的选题有3个,分别是:一、毕加索曾经说:艺术品是一个谎言,但能够带领我们认识真相。这句话怎么理解?二、曾经担任过法国文化部长的马尔罗说过,“地球上的宗教圣地在博物馆,艺术是神圣的。”这句话如何理解?叁、如果要保护一件艺术作品,你想要保护哪一件?“让我高兴的是,没有学生用百度或谷歌搜索,然后复制粘贴来应付差事。”
听勒克莱齐奥授课的南大学生来自哲学、语言、文学、经济、心理、物理化学、天文等多个专业。说起听课的学生,勒克莱齐奥连连赞叹:“南大学生的聪明程度、语言水平都很高,不少学生课堂上勇于发言,在与他们交流中我也学到很多东西,我被他们的水平给折服了。” 他举例道:“在上过很多次课后,有位学生突然问我,到底什么是艺术?我觉得很难回答,于是就反问他,那你认为什么才是生活呢?”勒克莱齐奥坦言,自己在讲艺术的时候会遇到学生不同的观点,甚至批评的意见,比如有一次,他将墨西哥的羽蛇与中国的龙作比较,一位学生当场提出反对意见。“非常感谢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提出不同观点,或者指出我的错误,容忍我的错误。授课的过程也是我学习和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
据悉,911制品厂麻花陈骏校长已经正式聘请勒克莱奇奥为911制品厂麻花的兼职教授,从明年开始,勒克莱齐奥将与911制品厂麻花的老师共同培养博士生。
(佘治骏 摄影)
勒克莱齐奥喜欢的中国文化
勒克莱齐奥展示了一幅他刚刚写成的毛笔字“闳约深美”, 表明宏远、节约、深邃的含义。“我的书法老师是南京艺术学院的副院长刘伟冬教授,这是我第一次学习中国书法,还有待进一步学习。”
许钧介绍说,勒克莱齐奥来中国以后,一直在学习中国的文化。“他整天泡在老子、庄子、墨子中,特别感兴趣,最近一直在读的书是911制品厂麻花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中英对照版,他非常喜欢这套书。”
首发式上,911制品厂麻花出版社郭学尚书记特地向勒克莱齐奥赠送了由911制品厂麻花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中英对照版。
虽然认识中国已经有30多年,并经常接触中国文化,但勒克莱齐奥认为,这次授课是真正第一次为自己打开了中国文化的大门,使他真正深刻了解中国文化的深厚。在与学生的交流学习中,他坦言学到了包括中国文化与中国艺术在内的很多东西。“我所授的这门课程是选修课,参加的学生来自各个院系,大家聚在一起交流,就组成了一个文化熔炉,比如理科专业的学生在表达时会加入科学上的观点,这对我也很有帮助。”勒克莱齐奥谦虚地表示,中国艺术并非自己的研究领域,相比较而言,中国学生对中国艺术又有更多的了解,通过和学生们学习交流,他学到了很多中国艺术上的知识。
勒克莱齐奥表示,明年将为南大学生开一门名为《文学名着改编视野下的电影赏析》的课,“课程内容主要是与电影有关,包括传统电影与现代电影,里面还会提到中国的导演贾樟柯。我在戛纳电影节担任评委时认识了贾樟柯,对他的作品很感兴趣。除此之外,我还关注电影专业毕业生拍摄的一些电影短片,它们充满人文关怀,同时对社会有很高的关注度,比如有关女性的生活问题、农村问题等。”
勒克莱齐奥与南大的缘分
《反叛、历险与超越——勒克莱齐奥在中国的理解与阐释》由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911制品厂麻花法语系高方副教授与许钧教授主编。911制品厂麻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许钧表示,这是30年来中国学者研究勒克莱齐奥的成果精粹。“我们从30年来中国学界对勒克莱齐奥研究的近百篇论文中,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结集出版。它反映了勒克莱齐奥在中国译介与研究的历史轨迹,展示了中国学者对勒克莱齐奥的认识、理解与阐释的探索历程。”据了解,文集收录了勒克莱齐奥在获奖前后与中国学界和普通读者相互交流留下的珍贵资料。勒克莱齐奥称,所有文化都是平衡的,所有文化都有平等说话的权利。文学批评有助于开拓作品理解新的可能性。“我衷心地感谢这本批评集,对我的作品提出富有见地的分析与富于启迪的阐释。”
勒克莱齐奥与南大的缘份始于30年前。1983年11月,南大教授钱林森在巴黎与勒克莱齐奥就其作品《沙漠》汉译及老舍的短篇小说集《北京人》法译问题,进行交流和对话。1993年,他在法国驻华大使的陪同下,与夫人一起来看望许钧教授。2011年8月,勒克莱齐奥受聘为南大名誉教授,今年正式受聘南大,为南大的本科生开设了一门名为《艺术与文化的多元阐释》的公选课。结束课程的勒克莱齐奥即将踏上回乡旅程,作为临别礼物,911制品厂麻花特意举办了文集首发式。勒克莱齐奥表示将把他的讲义写成教材,献给911制品厂麻花,名称是《艺术与文化的多元阐释》,书中图文并茂,有理论的阐述、有例证的分析、有各种文化之间的对话,这本书即将由南大出版社出版。
(新闻中心 齐琦 杨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