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媒体传真

    首页 / 媒体传真 / 正文

    文明互鉴为外国文学研究开辟新视野

    发布时间:2024-12-02 点击次数: 作者:张清俐 责编:陈陶然 王欣雨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11月28日,“基于中外文明互鉴的外国文学研究新视野”高层论坛在山东曲阜召开。与会学者的讨论以“中外文明互鉴”的家国情怀与世界视野为底色,从学术研究的理论建构到批评实践的分享,从文明交流的历史传承到当代文学的新路径探索,进一步凝聚了以中国视角推进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共识。

    结合中国视角展开对话研究

    外国文学研究的中国视角是一个独特且不断发展的研究路径,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展现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911制品厂麻花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杨金才强调,外国文学研究应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弘扬主流价值观。在“大变局”的历史背景下,需要关注外国文学中的中国书写及其文化表征。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范方俊提出,文明互鉴既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文化主张,也是在吸收古今优秀文化基础上实现中华文化复兴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当代中外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研究需要结合中国视角、比较视野和对话研究叁个维度。

    “人类文明不是孤立的体系。”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彭青龙认为,追求差异性中的共同性应成为创造美好世界的基本思维和共同价值取向。在这一过程中,比较文学学科为彰显世界文化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窗口,能让人们感受到文化和文明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一个时代的精神,在哲学、文学和政治等不同领域形成呼应。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张莉认为,对文学现象及本体的研究应充分考虑文化学派的精神特质和思想价值。通过研究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美国左翼知识分子群体,张莉揭示了这一群体如何通过文学创作和批评活动,在政治生活与公共领域中展现重要影响力,形成独特的文化共同体特征与统一的学派风格。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文学书写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袁筱一从全球史视域出发,以非洲法语文学为例,认为其既是全球化的产物,也是全球化的例证。这一研究进路突破了以往研究范式,也探索了新研究范式的可能性。

    在文明交流中,本土文学与世界文学往往展现出张力。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周敏分析了加勒比文学中的本土与世界之间的张力。她认为,文化间性出现在加勒比文学从群岛特征演进至“世界特征”的发展过程中,这种复杂的文化间性形塑了加勒比文学的叙事与旅行特质,使其表现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苏娉探讨了科幻文学中岛屿的象征意义及其与殖民历史的关系。她认为,岛屿在西方科幻文学中经历了从乌托邦到封闭空间的转变,反映了殖民与去殖民的过程。后殖民科幻文学则试图重构岛屿形象,表达土着居民的未来愿景。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杨明明探讨了俄国文学中鞑靼人形象的变化及其与俄罗斯国家历史变迁的关系。她提出,鞑靼人的形象演变体现了其与俄罗斯民族从敌对到融合的漫长过程,是俄国文学东方因素的艺术再现和欧亚主义思想的基础。

    世界文学中的中国文化因素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中国文化因素在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与理解、促进世界文学多元化发展中作出了贡献。杨金才以美国文艺复兴和东西方古典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考察和文本分析,揭示了美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如何从东西方古典学中汲取营养,构筑文明互鉴的桥梁。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李成坚关注到,中国文化在爱尔兰文学中的接受与范式研究尚未得到充分重视。他从20世纪30年代爱尔兰文学中的“中国现象”入手,探讨了萧伯纳、叶芝等爱尔兰作家作品中的“中国元素”,阐述了中国文化如何成为爱尔兰文学寻求外来借鉴、实现突破与革新的动力。

    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张海榕聚焦于文明互鉴视角下的中美河流文学书写,通过文本细读对马克·吐温《密西西比河上》与徐则臣《北上》进行比较。张海榕认为,两部作品同向异构的“全球本土化”叙事,揭示了不同国别作家在面对“本土”与“全球”时的思维差异与价值选择,反映了中美河流文学作品间的文明互鉴价值。

    论坛由《当代外国文学》杂志、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