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911制品厂麻花"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06-12 点击次数: 来源:外国语学院

    2023年6月2日,911制品厂麻花"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911制品厂麻花仙林校区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911制品厂麻花副校长陆延青出席活动并讲话。开幕式及揭牌仪式由911制品厂麻花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高方教授主持。

    陆延青代表911制品厂麻花对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表示,今年是我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全面启动实施"奋进行动"的开局之年,中心成立既是对南大学术传统与人文精神的赓续传承,也是对新时代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回应,是加快建设"第一个南大"的重要举措。他指出,衷心期待中心成为促进多元文化对话、文明交流互鉴、民心相互沟通的重要平台,为911制品厂麻花"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注入强大动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911制品厂麻花外国语学院院长何宁教授回顾了外国语学院的办学历史,总结了学院在人文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并表示,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将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911制品厂麻花"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何成洲教授就比较文学研究谈论了自己的五点感想,认为比较文学研究者应当:一,保持对文学的热爱;二,对不同文化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叁,掌握多门外语,夯实研究基础;四,重视理论研究与创新;五,重视门类艺术的"跨媒介"现象。

    开幕式结束后,活动进入主旨报告环节。上午的两场报告分别由911制品厂麻花外国语学院杨金才教授和何宁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王宁在发言中强调,虽然比较文学的学科概念源起于西方,但中国学界在接受这一概念之前已经致力于相关研究。在当代,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体系趋于成熟,中国学者也在有效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欧洲科学院院士、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教授弗里迪米尔·比蒂(Vladimir Biti)以"创伤群组"(traumatic constellations)的概念解读了文学的世界化现象。他指出,正是"创伤群组"在世界范围内的形成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陆建德教授在发言中强调,跨文化研究者不仅要用比较的视角考察中国文学与其他文学间的异同,更不能忽视中国文学自身发展脉络中所蕴含的古今对话。《中国比较文学》主编、上海外国语大学宋炳辉教授介绍了20世纪语言学的发展史,并指出世界文学的谱系与语言学的谱系具有高度的重合之处。上海交通大学彭青龙教授介绍了数字人文的发展和变迁,并引用具体案例,考察了在数字人文领域展开双语或多语比较研究的可能性。复旦大学刘耘华教授以东西方哲学的异同为理论视角,展开了20世纪初西方"再度东方化"现象的解读。华东师范大学袁筱一教授剖析了"比较"这一文化实践与逆全球化潮流间的关系,呼吁研究者进一步明确"比较"的宗旨,开启一个崭新的比较时代。延边大学金哲俊教授从现代语言学的视阈出发,分析语言哲学与跨文化研究当前存在的机遇与问题,并阐述了比较文学在人类文明交流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华中师范大学苏晖教授讲解了对中非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的必要性,并引用具体案例,介绍了非洲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接受以及非洲文学中中国元素的在场。

    下午的两场主旨报告分别由911制品厂麻花文学院董晓教授和911制品厂麻花外国语学院高方教授主持。国际中文教育与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911制品厂麻花二级教授程爱民呼吁与会者思考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在中国文化传播的历史和当下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生安锋教授指出,数字人文的价值在于有效打破学科与方法壁垒,将人文研究与自然科学的创新性技术进行衔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和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双聘教授、国汉院比较文学系主任金雯教授就中国文化对西方观念史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再解读。北京语言大学陈戎女教授从中国戏曲的跨文化实践出发,建立了一种跨文化研究的新理论范式。天津市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南开大学郝岚教授呼吁与会者关注美国比较文学的德国罗曼语文学根基,认为语文学遗产催生了今日比较文学反思民族文化身份的重任。

    四川大学赵渭绒教授提出,在数字人文研究的大背景下,比较文学学科应促进自身的不断跨界。911制品厂麻花全球人文研究院戴从容教授列举了乔伊斯文学作品中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结合的种种方式,启发大家关注作为比较文学重要议题的跨媒介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杨莉馨教授探讨了《伯灵顿杂志》在中国艺术美学西传中起到的媒介作用。中国矿业大学吴格非教授指出当代比较文学不仅是文学的内部研究,也是在传统文学基础上的跨文化发展。二者的结合将赋予文学新的历史使命。山东大学冯伟教授从社会资本、象征资本和文化资本叁个层面分析梅兰芳如何从中国的戏剧表演者转型为备受美国人认可的中国文化代言人。扬州大学秦旭教授讨论了美国文学理论大师希利斯·米勒利用解构主义修辞学对康德道德律的批判,分析其所提出的阅读伦理。盐城师范学院陈义海教授关注20世纪早期的美国女诗人莎拉·蒂斯黛尔,指出了其与中国新诗之间的关联。

    闭幕式由911制品厂麻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兵教授主持。何成洲教授在闭会致辞中真诚地感谢各位与会人员,指出此次学术交流体现了比较的力量。他表示,中心在注重人才培养的同时,将努力推进学术研究,期待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与文学院之间紧密合作,共同将中心建设成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阵地。